1.191 何必談錢(1 / 2)

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4140 字 3個月前

隨著婚期臨近。“六禮”中的許多具體細節,亦被商定。

納采、問名、納吉,皆簡單。納征才是關鍵。納征,便是聘禮。俗稱“納幣”、“大聘”、“過大禮”等。具體為:大雁、布匹、羊、米、酒、金、錢等,林林總總,足有三十樣。

時下娶妻,需下血本。不參與貨幣流通的黃金,乃是兩漢最重要的聘禮。如前所說。不同身份,不同門第的適齡男子,聘禮多寡,不一而足。更有鬥食少吏熬到五十,方在同僚的幫襯下攢夠聘禮的記載。足見娶妻之難。

薊王富可敵國。何必談錢!

何氏與董氏一門中人,看過右丞賈詡親送入府的禮單,先瞠目結舌,才倒吸一口涼氣。便是先前,因小妹為偏妃而頗多微詞的大將軍何進,亦渙然冰釋,心滿意足。畢竟是市儈出身。比起虛頭巴腦的頭銜,更看重實實在在的利益。嫁給太醫令為妻,哪有嫁給薊王為偏妃一本萬利。果然是天賜良緣。

正因深知何氏一門秉性,劉備才下重禮。

其後,才是請期、親迎。

因是賜婚,日期已先定。迎親路線,乃商議重點。

何氏本由西郭大將軍府出嫁。董氏卻由永安宮出嫁。隊伍如何行進,誰先誰後,皆有講究。聽聞董氏不住客舍,反入住永安宮。何後亦想將何氏,經由皇後寢宮長秋宮出嫁。

這還了得。難不成從皇宮出嫁。

陛下倒是無妨,反正他長居西邸。入宮多為理政,絕不夜宿。然董太後卻斷不同意。言,又非天家皇女出嫁。何氏外姓,如何能從漢室正宮出嫁。

何後據理力爭。董太後亦有說辭:竇氏舉目無親,孤苦無依。且永安宮不過是行宮,自可另當彆論。

何後卻不依不饒:大將軍府在城外郭區,永安宮雖是離宮彆館,卻在城中。城內城外,一牆之隔,身份高下立判。

故何後不願退讓。

二宮各執一詞。眼看婚期臨近,這便請陛下出麵。

陛下略作思量,遂言道:“何不改從皇後濯龍行宮出嫁?”

濯龍園乃皇後私園,位於洛陽城中。內建彆館,水麵縹緲,還有華雲大船。從此園出嫁,亦不比董氏勢弱。

何後這才應允。將何氏改從濯龍園華雲號出嫁。

七月末,幕府五校之前軍校尉關羽,後軍校尉張飛,先行抵達。入駐函陵幕府大營。

大營雖草創,卻無妨。機關兵車,依次拚裝。與先行駐紮的中軍校尉典韋部合並。不等日暮,半座幕府大營便已立下。函陵防禦,遂被二位義弟接管。劉備再下中軍大帳,殺豬宰羊,備足雞酒,為兩位義弟接風洗塵。

凡幕府五校麾下,假司馬皆領兵返回薊國。如前軍假司馬,北地先零王子雕零渾,正馬不停蹄,歸心似箭。奔赴薊國與家小團聚。

三英齊聚,兄弟情深。軍司空,軍正,皆督後軍,未及趕來。加之席間兩位府丞妙語連珠,更有閻行舞劍助興,關羽、張飛便多喝了幾杯。

兄弟三人,抵足而眠。

醒來,見史渙滴酒為沾,捉刀守在帳前。

關羽,張飛,肅容行禮。大哥身邊,忠臣義士,何其多也。

聽聞大哥年紀輕輕,便給自己修墳。張飛粗聲道:“大哥年不過二十,何其急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