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40 有心無力(1 / 2)

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4579 字 3個月前

薊國使節船隊,經由南津港,滿載出發。直達草創中的州胡港,卸下造港諸材,再空船東進。繞行半道南端,在東南沿岸,終覓得一處天然港灣。

船隊列隊入灣,次第靠岸。

“此是何地?”錦帆司馬蘇飛,眺望海岸。

副使九譯令,問過韓人向導,這便答道:“此乃弁辰瀆盧國境內。”

弁辰即弁韓。有十二國,瀆盧便是其一。

見蘇飛口中念念有詞,九譯令笑問:“司馬意欲何為?”

蘇飛笑道:“我見此灣,麵海(朝鮮海峽)背水(洛東江),與倭人對馬島相峙。波平浪靜,四時不凍,乃天然良港。何不向瀆盧國主,重金買來,再造一港。”

“此事易耳。”九譯令對曰:“何須重金。隻需說薊國大船,往來三韓,皆在貴國停靠。料想,瀆盧國主必雙手奉上。”

“如此,甚好。”蘇飛欣然點頭。

見薊國明輪大船,齊聚港灣。船上重樓,金碧輝煌,霞光萬丈。仿佛一片迤邐壯觀的水上宮殿。又仿如海市蜃樓一般世間罕見。化外野民,如何見過此等巨物。

怏怏華夏,有容乃大。煌煌天漢,以高為極。

如何能不讓四夷五胡,化外野民,心馳神往。

不急深入內陸。先在岸邊搭建營地。所用,皆從船上卸下。速度極快。待瀆盧國主聞訊趕來。薊國船工已圍繞港灣,建起一座規模空前的大型濱水營地。

與蘇飛、九譯令,等人帳內相見,瀆盧國主先行施禮:“上使所為何來?”

蘇飛抱拳答曰:“回稟‘儉側’,我等乃奉王命,前來接送東渡韓民。”

儉側,含義類渠帥。

三韓雖為三國,卻以馬韓為首。因“馬韓最大,(三韓)共立其種為‘辰王’。”

“辰韓,耆老自言秦之亡人,避苦役,適韓國,馬韓割東界地與之。其名國為邦,弓為弧,賊為寇,行酒為行觴,相呼為徒,有似秦語,故或名之為秦韓。有城柵屋室。諸小彆邑,各有渠帥,大者名臣智,次有儉側,次有樊秖,次有殺奚,次有邑借。土地肥美,宜五穀。知蠶桑,作縑布。乘駕牛馬。嫁娶以禮。行者讓路。國出鐵,濊、倭、馬韓並從市之。凡諸貿易,皆以鐵為貨。俗喜歌舞、飲酒、鼓瑟。兒生欲令其頭扁,皆押之以石。”

“弁辰與辰韓雜居,城郭衣服皆同,語言風俗有同。其人形皆長大,美發,衣服潔清。而刑法嚴峻。其國近倭,故頗有文身者。”

可見,馬韓首領稱“辰王”,辰韓及弁韓首領稱“臣智”。各自國內,諸小國首領稱“儉側”。以此類推。

瀆盧國乃弁辰十二國之一,因而國主位居三等,稱“儉側”。

“這……”瀆盧國主先喜又憂:“卻未曾聽聞,何時商定。”

“事急從權。先前辰王遣使鄙國。言,心憂狗奴興兵抄掠。今,我主已在州胡建立軍港,待向倭女王討來對馬島,再建港口一座。二港戰船,往來巡視。可斷狗奴國航道。貴國高枕無憂矣。”蘇飛答道。

“原來如此。”瀆盧國主不疑有他,這便欣然點頭:“上使且安坐。我這便去調集青壯。”

“有勞。”蘇飛稱謝。

“儉側且慢。”九譯令笑問:“可否將此處售賣。”

“上使何意?”瀆盧國主隨口問道。

“如州胡、對馬,一般無二。為便於通商往來,欲在此處建港。”九譯令答道。

“上使此言當真?”瀆盧國主大喜過望。

“自然為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