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41 鑄山煮海(2 / 2)

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4487 字 6個月前

舉家前來,本想見見世麵,看場熱鬨。結果,自家青壯,皆被父母歡天喜地的送入營地。簽字畫押,簽訂劵書。換回五千薊錢。

一人可得五千,二人便是一萬。自當多多益善。

且營中書佐,還言道:年(庸)金一萬,先付一半。剩下一半,可足月來領。每月得錢五百。共計十月。年年如此。

便有人問道:為何來年少了五千?

書佐答曰:來年一半庸金,當付給渡海青壯,留其傍身。

又有人追問:我兒此去幾載?

書佐又答:少則三五載,多則十載。視情況而定。

第三人再問:平日可有書信往來。

書佐言道:必然有。

眾人這便安心。所謂打虎親兄弟。每家少則二三子,多則四五子,甚至還有九子同船而去。遼東豪商田韶,目睹登船青壯,竟排出十裡長龍。不由心生敬畏。

三韓青壯大量流失,國力空虛。而這些渡海遠遊的三韓子弟,客庸港口,耳濡目染,習大漢風儀。再娶妻生子,當為漢民。凡安家立命,必書信將父母兄弟,儘數勸來安居。宗親四鄰,亦會隨行。不出十載,百萬民眾,流失大半。

三韓融入大漢,指日可待。

這便是高等文明的魔力。

後有國人削尖腦袋,不惜舉債偷渡,亦要投奔西海。亦是此因。後世以做洋人為傲。正如時下四夷爭做漢人,一般無二。

人往高處走,水往低處流。亙古不變之真理也。

樓桑將作館。

薊王親臨。

正在以右國令夏公、將作令蘇伯為首的將作館大匠師的陪同下,設計鹽田諸機關器。

手當其中,便是“汲水器”。

渤海上灣,多河流入海口。淡水不斷注入,使得靠近河口的灣區,海水淡化,含鹽量低。唯有等漲潮時,深海鹹水自行衝上灘塗,方可用來曬鹽。如此靠天吃飯,自會影響鹽田產量。為地儘其利。急需能隨時將深海鹹水,運送並注入鹽田的一係列機關器。

劉備曾改造汲水罐車,運送肥水上隴右梯田。今,可否改造“汲水罐船”,運送鹹水。

“回稟主公。澆灌百萬畝鹽田,汲水船或需建萬艘。”蘇伯諫言道:“即便國內船塢,皆用來建造,亦需十年。恐不及也。”

“夏公以為如何?”劉備問道。

“築壩後,可排建天車提水。”夏公想到了水車。

蘇伯又補充道:“海岸不同河流,並無流水借勢。若建天車,當借風勢。”

“風車。”劉備欣然點頭。大利匠城,一艘艘將作大舡上,皆設有此物。技藝早已成熟。

“岸邊水淡,又當如何。”劉備再問。

“當避諸水入海口。”蘇伯答道:“若能掘暗渠入海,引來鹹水,自是最好。”

說者無心,聽者有意。劉備心中一動:“速取圖板。”

上一頁 書頁/目錄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