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78 風起雲蒸(1 / 2)

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3952 字 3個月前

洛陽西郭,壽丘裡,大將軍府。

忽見燈燭閃爍,府中騷動。家仆女婢驚叫奔逃。大將軍何進披頭散發,一路仗劍砍殺,直衝內室。

幼子受驚,猛然坐起。見床頭所立之人,似是親父。顫聲喚了句:“阿爹。”

何進如遭雷擊,六神陡然歸位。細看榻上幼子無恙。這便棄劍上前,父子抱頭痛哭。

自薊王劉備披喪送親,屠儘府中死士,險滅何氏一門。生死關頭,大將軍棄幼子於不顧,獨自逃生。心中又驚又懼,又羞又怒。至此往後,常做噩夢。夢中景象,曆曆在目。皆是幼子身首異處,望父而哭。

從此,便落下了夜驚的病根。與“吾好夢中殺人”,大同小異。

舞陽君聽聞,垂淚說與何後。言道:大將軍此生,怕是過不去薊王這關。

何後唯剩歎息。

今薊王就國,避而不見。北疆卻風起雲蒸。薊國先滅三韓,抄掠百萬之眾,填補藪中。今又問罪高句麗,索要舊土。連開真番、臨屯二郡,揚我大漢雄風。滿朝文武,彈冠相慶。若再滅高句麗,重置蒼海郡,立扶餘屬國,儘收前漢舊土。聲名之隆,無可匹敵。

大漢素重軍功。薊王乃漢室雄主,有高祖之風。又難得赤膽忠心,恪守臣節。如此人物,若不能善加籠絡,為我所用。乃至反目成仇,自取其禍矣。

陛下年少時,縱情聲色。待長成,又受情殤所摧。年後,小患不斷,福壽恐非長久。一旦盛年而崩,必將朝政托付薊王。那時,立長還是立貴。皆在薊王一念之間。事關滿門生死,利字當頭,如何能意氣用事。

隻怕大將軍心結難解,不能與薊王共存。

大將軍出身屠戶。雖也算商家,卻是宰賣營生。與賤買貴賣,販運東西,和氣生財的商人,有大不同。換言之,善巧取豪奪,慣為主宰,不懂分享共贏。

萬幸,薊國已有消息傳來。側妃何氏,已懷身孕。如無意外,入冬前後,當誕下麟兒。竇氏亦相差無幾,想必,竇太後亦聞喜訊。

又說,薊王七十餘妃,皆有身孕。三百禦姬,不逞多讓。後宮捉襟見肘,便是白發禦姬,皆已入榻充數。薊國千裡之土,十有六縣,亦不夠分。薊王連港口,亦要分封給子嗣,足見一斑。

如此分割。宇內第一強國,不出三代,冥然眾人。

陛下當渙然冰釋。心中再無芥蒂。

黃門北寺獄。

知王允身受五刑,司徒楊賜聯合外戚、黨人,累日奔走營救。

更與大將軍何進、太尉袁隗,聯名上疏,替王允求情。陛下遂赦王允死罪,詔命有司重審定罪。雖未獲釋,卻也不曾施行。小黃門隔三差五,為王允換藥。創傷多有好轉。問過方知,傷藥乃出薊國華大夫之手。

至於小黃門姓甚名誰,一概不知。王允亦未曾追問。黃門北寺獄,隸屬黃門署。此舉,必然與黃門令左豐,脫不了乾係。左豐與薊王相交莫逆。小黃門又手捧薊國療傷聖藥。以此類推,背後之人,又何須再問。

待小黃門離去,王允裹衣坐起。麵色如常,無悲無喜。傳聞,悉知王允拒飲鴆酒。曹孟德歎曰:成大事者,必如王使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