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105 鳳闕龍樓(1 / 2)

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4439 字 3個月前

洛陽,輔漢大將軍府。

右丞賈詡,多日來,百思不得其解。究竟何人告密,又手握何等鐵證,竟讓陛下起疑,不惜親往薊國一探究竟。

暗中詢問黃門令左豐,又暗中聯絡尚書令曹節。多日過去,二人皆無消息傳來。換言之。告密之人,身份特殊,竟未經由尚書台。或直入西園劾奏亦未可知。中常侍張讓等人,守口如瓶。黃門令左豐旁敲側擊,皆未有所獲。

賈詡唯一擔心,此人深諳薊國內情。必是薊王身邊肱股重臣。

累日來,遍數薊國五尹十二令,逐一排除在外。

多智如賈詡,亦一籌莫展。

為何一定是薊王身邊肱股重臣。因為,隻有深得薊王器重之人,所示“鐵證”,才能足令陛下起疑。

須臾,賈詡緩緩睜開雙眼。眸中疲憊之色,一閃而逝。

苦思一夜,依舊無所獲。

陛下出巡,三公四府,共同主政。董驃騎出征河東。薊王遠在藩國。大將軍身受重挫,痛定思痛,禮賢下士,籠絡人心,夾緊尾巴,悉心梳理羽毛。洛陽朝堂內外,亦難得一團和氣。

陛下出遊,似也轉移了足夠多的仇恨。

大漢十三州,入九月後,頗為太平。州郡捷報頻傳,各地黃巾餘孽多有剿滅。

薊國千裡稻花飄香,沁人心脾。便在此時,陛下北巡隊伍,浩浩蕩蕩,抵達解瀆亭。

舊時宅第,已今非昔比。

重樓高閣,綿延數裡。

青石鋪就的裡道,直通宅第大門。門旁分立二高闕。

時下,建築規製及名稱,皆有嚴格規定。帝、王住所,稱“宮”。列候至齊民住所,稱“第”、“舍”等,不一而足。

無論宮殿第舍,皆建闕樓。

“闕”,古時曾是地位及身份之象征。隻有在天子雉門和各國都城的城門外,方能建造。“以壯觀而彆尊卑”。兩漢以來,闕已濫觴(爛大街)。連庶民亦可用闕。形製從宮闕、城闕、神道闕、墓闕等,不一而足,十分齊備。

時下,當以“宅第闕”為最。

謂“宅第闕”者:“在門兩傍,中間闕然為道也”。

原址重建的解瀆侯舊宅,門闕與院牆連成一起。雙闕內開大門。闕呈樓閣式,遠高於門。稱“子母闕”。子母雙闕夾門而建,門扉洞開,主闕為重簷,外側附有子闕,子闕單簷。二主闕間,門上有頂,門頂與闕下簷平齊。闕身內收,門樓上立一鳳鳥,故此門又稱“鳳闕”。

門內宅院,為多進院落,極為深闊。院中甚至有小溪流過,溪水潺潺,可劃舟船。溪旁另置高樓,門樓上踞銅龍,故稱“龍樓”。龍樓乃太子宮門名。陛下稱帝前,身份當與“太子”匹配。據說,此樓乃王芬力排眾議,乾綱獨斷,親自督造。可謂,深慰朕心。

龍樓左右,各置一座長附樓,當中設一遊廊,橫跨溪水,院中迭石花木,曲徑通幽。

合稱“鳳闕龍樓”。

放眼望去,綿延迤邐,蔚為壯觀。玄樓白院,秦磚漢瓦,氣象一新。遠非先前四麵漏風,到處滴水的破舊老宅可比。

饒是在西園大興土木,早已見慣不怪的陛下,亦不禁由衷讚歎:“王使君,果大漢能吏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