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130 紅塵濁世(1 / 2)

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3818 字 3個月前

人無完人。

人活一世,總有追求。所謂七情六欲,又說愛恨情仇。既生於紅塵濁世,便無人能免俗。新帝繼位,不貪杯,不好色,不愛錢,亦不專權。煌煌天漢四百年,聞所未聞。

“莫非先有天家麒麟降世,後又出天家聖人不成?”掖庭令畢嵐,將信將疑。若真如此,乃大漢中興之兆也。

“切莫驚慌。”張讓安慰眾人:“陛下初登大位,事事謹小慎微。刻意隱藏,亦未可知。”

危機關頭還看趙忠、張讓。

“張常侍所言極是。”趙忠亦言道:“富貴榮華,銷魂蝕骨。一旦親嘗,斷難相忘。陛下將將元服,血氣方剛。男歡女愛,軟玉溫香,人之常情。能忍一時,如何能忍一世。隻需細細觀瞻,投其所好。我等必能轉危為安,重掌大權。”

鉤盾令宋典,恨聲道:“隻恨新帝未曾在深宮長大。未得我等言傳身教,耳濡目染。故與我等不親。”

“人算不如天算。誰能料先帝突遭橫禍,盛年而崩。”張讓一聲長歎。苦心經營十餘載,眼看大權在握,不料一著不慎,滿盤皆輸。

“如今之計,又當如何?”掖庭令畢嵐問道。

“萬事小心是其一。莫生事端是其二。分頭行事乃其三。”張讓早有定計:“今時今日,朝堂內外握於三人之手。董氏一門顯貴,何氏一門稍遜。還有以退為進,權傾天下之薊王劉備。”

“董太後、何皇後、黃門令左豐。”十常侍心領神會。此三人,乃是突破口。

“然也。”張讓又叮囑道:“危難之秋,存亡之際。我等內官定要儘釋前嫌,齊心應對。兩位老大人那裡,亦不可忘。”

“如此麵麵俱到,當費珠寶錢財無數。”十常侍無不心痛。

“性命不保,錢財又有何用?”趙忠頓足苦勸:“破財消災。待來日,再十倍百倍賺回不遲!”

“董太後與何皇後,視財如命,料非難事。然薊王富甲天下,錢財無數,何以動其心。”鉤盾令宋典問道。

“薊王,還需二位老大人出麵。”趙忠語透露深意。

掖庭令畢嵐,已心領神會。

十常侍這便分頭行事,為後半生榮華富貴,暗中奔走。

“(董太後)始與朝政,使帝賣官求貨,自納金錢,盈滿堂室”。與陛下想必,這些年來,董太後收取的財貨,亦不逞多讓。

我朝太後,可廢立新帝。除去擁有自己的私臣,還可直接下詔,任命官吏。董太後姊之子張忠,為南陽太守時,因埶放濫,臧罪數億。徐璆遷荊州刺史,正當上任,太後遣中常侍說情,將外甥張忠托付給徐璆。徐璆卻對曰:“臣身為國,不敢聞命。”太後怒,遂征張忠為司隸校尉,以相威臨。

司隸校尉督察京師七郡,常劾奏三公等顯官,故為百僚所畏憚。徐璆還未上任荊州刺史,家眷皆在京城。董太後之意,便是要張忠去專察徐璆過失。

此事足見,太後亦可賣官鬻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