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138 一席之地(1 / 2)

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4420 字 3個月前

臨鄉,薊王宮。

累日風雪,今日始晴。

薊囯在帝國之北。酷暑凜冬,四季分明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。樓桑的風土人情,造就了薊王的愛恨分明。

扶餘四加,雖已搶在落雪前,安置完畢。然距安居樂業還差很遠。高句麗亦是一樣。暫居流民營地,待來年開春,再分批遷入新宅安居。

與北地先零羌類似,高句麗亦行分拆安置。

先入住各流民大營,調理身體,治療病患。隔離觀察,確保未將病疫帶入,乃重中之重。營中還有完善的新移民培訓體係。在薊國生活的日常所需,事無巨細,皆會提前告知。益於新民融入。

如前所言,四夷皆以漢化為榮。能舉族遷入大漢第一強國,高句麗,至上而下,尤其是普通民眾,全無抵觸,欣然接受。替薊王省去諸多麻煩。

除去,薊王威信天下。四夷口碑,亦很重要。往來遊商更將薊國各種美好,口口相傳。早已深入人心。

薊國,乃薊王白手起家,從一片白地,憑空建起。

民多遷入。

舊時體係皆已支離破碎。多以家庭、宗族為單位,與來自天南海北,鄉音未改,風俗各異的新移民一起,重建新家園。

薊國文明的多樣性,不言而喻。

正因如此。薊國自上而下,秉持開放包容的心態,兼容並蓄,海納百川。吸引八方客來。

人口持續增長。經濟日漸繁盛。科技不斷攀升。國力蒸蒸日上。增益效應持續放大。

此,便是廣義上的種田。

封建時代,人口等同於生產力。

亂世之中,能有一處安全的避風港。令農人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;百工居肆,匠人營城;吏治清明,上行下效;物儘其用,人儘其責。

尤為珍貴。

此消彼長。冉冉升起的薊國,與江河日下的今漢。反差尤為強烈,對比何其明顯。

如何能不令天下有識之士,心向往之。

沐浴更衣,步入餐廳。嬌妻美妾,以恭候多時。除去有孕在身,睡意昏沉。皆早起陪夫君用膳。

華室暖風徐徐,溫潤如春。美人如玉,秀色可餐。

薊王與王妃,對坐而食。餘下美人,眾星拱月。

餐品銀琅滿目,陳列四周,任憑取選。人皆一樣,彆無不同。唯一區彆,薊王在時,餐品更多。葷素搭配,四時進補。女庖廚藝精湛,多隨嫁而來。尤其是西域五十六公主,陪嫁隊伍,各色人等,林林總總,不一而足。再經薊國將作館、國醫館等國立機構,研習進修,技藝突飛猛進,足可應付王宮日常所需。

“娶妻娶賢,納妾納色”。

對利益雙方而言。婚姻是最高等級的人質,血緣是天然的固化紐帶。

一言蔽之,相互支撐起的安全感。才是時下,最彌足珍貴的持有。被薊王納入後宮隻是第一步。所謂“入門”,便是如此。後續針對性的自我修養及能力提升。方為立足之本。

紅顏易逝,與子偕老。才是可以預期的完美人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