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156 仁至義儘(1 / 2)

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5184 字 3個月前

“不可。”何苗急忙阻止:“我等輕身前來,並無重兵。如何剿滅巨賊。”

孫堅言道:“我等輕身無備,賊人亦無防備。若能知賊酋藏身之處,此戰易耳。”

“擒賊擒王。”曹操自覺可行:“滎陽為河南尹所轄。隻需叔達亮明身份,州郡兵士,當為我等所用。”

何苗雖是何氏外戚,卻本姓朱,乃是朱苗。與大將軍何進無血親。且素與董重、曹操等人交往密切。又同為薊王座上賓。有來有往,曹操自不見外。

“孟德所言極是。”何苗這才想起,自己乃是河南之尹。得意將起,又不敢托大,急忙問道:“此行,帶了多少兵士。”

“十人。”孫堅言道。

“十人。”曹操亦道。

何苗頓時垮下臉來:“我等兵士相加,不足百人。自保尚不足用,如何還能討賊殺敵。”

“我視賊寇入草芥。”孫堅抱拳道:“何使君,自可安心。”

“文台何故見外,喚我表字便可。”何苗嘿聲笑讚:“聞先帝北巡中伏,文台抖擻虎威,領麾下江東健兒,坦胸血戰賊寇。護先帝以周全。乃真英雄也。”

言及心傷處,孫堅目中殺氣畢露:“若不能殺儘賊寇,報仇雪恨。我還有何麵目見江東父老。”

“好一個江東父老。”曹操擊節讚道:“當與公台同往。”

“算我一個。”義氣之舉,又豈能少了袁長水。

“禍國殃民之巨賊,人得而誅之。”服虔言道:“願同往。”

不等眾人來看,何苗強笑道:“同往,同往。”

“內中詳情,還望子慎先生,細細道來。”見機一到,曹操急忙低聲相問。

“在下自當傾囊相告。”服虔遂將前後諸情,娓娓道來。

薊王都,南港。

白波四將,楊奉、韓暹、李樂、胡才,乘船抵達。矗立甲板,在迎接隊伍中一眼瞥見史渙,這才鬆了口氣。

“哈哈,公劉!公劉!”楊奉遠遠揮手。

史渙亦昂首致意:“公承——”

見史渙麵帶笑容,楊奉等人終是放心。

“門下督鄭泰。”

“主簿孫乾。”

剛剛腳踏實地,便有薊王門下二私臣,聯袂迎上:“拜見諸位。”

“不敢,不敢。”門下鄭公之名,四人又豈能不知,便急忙回禮。

鄭泰笑道:“恰逢大朝。主公及百官,皆在宮中正殿。諸位且隨我來。”

“請。”換乘王宮車駕,一行人等沿軌路駛向臨鄉。

一路所聞所見。無不令楊奉四人,心翻巨浪。話說。數年前本隨主公同返。不料郭太陰懷不軌,欲劫船潛逃。被右丞識破,人贓並獲。為自證清白,楊奉需親斬郭太。事到臨頭,不忍下手。無顏再見主公,遂與郭太掩麵逃竄。擦肩而過,驚聞右丞耳語:“早去早回。”

彼時驚疑不定,不知所以。時至今日,方大徹大悟。一切皆在右丞,意料之中。此去從賊,見機行事。數年來,行事秉持忠義,從未濫殺無辜。雖未能再投董卓,克儘全功。然帶回數十萬老幼,數萬百戰精卒。亦不虛此行。

保全數十萬山中百姓,主公當不會再怪罪我等了吧。

“大哥?”遙見王城氣象萬千,韓暹一時惴惴難安。

“無妨。”楊奉強笑道:“我等問心無愧,主公定然知曉。”

“聞主公,轄地千裡,三百列城,八百萬眾。我等久不在身側,尚有一席之地乎?”韓暹言道。

“隻需不再日夜擔驚受怕,便如先前那般,為幕府遊繳。亦心甘情願。”李樂言道。

“有理,有理。”四人紛紛點頭。

臨鄉與南港,早連成一體。沿途繁華如夢,浮光掠影。久之竟生恍惚之感。腦海中不時閃過綿延群山,襤褸饑民。身逢巨變,一時感慨難言。

車入王城。列隊而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