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200 窮凶奇虣(1 / 2)

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4732 字 3個月前

“清澗溝。”車夫對曰:“穿林而過,再行五十裡,便是譙縣城。”

“此澗崎嶇難行,附近可有渡口。”主簿又問。

“有一清津,可渡遊湖。”車夫又答。

“如此,且去清津。”主簿這便言道。

“好。”車夫辨清路徑,轉去下遊渡口。話說,譙縣城北,地勢低窪,水難排出。一到雨季,便成汪洋。水澤大小不定,枯水時徑不過數裡,豐水時又徑數十裡。

因其大小無常,遊走不定。附近鄉民俗稱“遊湖”。

今年乾旱水淺。原先水麵,皆成爛泥地。泥足深陷,車馬難行。故仍須經渡口,方能抵譙縣。

葛坡黃巾在南。四野鄉民紛紛北渡,逃離譙縣。渡口累日人滿為患。

“莫非譙縣已破。”主簿掀簾視之,不禁心生疑竇。遂下車攔住一老丈詢問。

萬幸,譙縣未破。然知黃巾大兵壓境,縣令四門高懸,閉城固守。自新蔡等南部諸縣北逃百姓,不得入內。隻能繞城北渡,繼續逃亡。

“敢問老丈,許家塢可曾被攻破?”

“許家塢猶在譙縣之南。老朽來時,幸未被賊人攻破。然三日已過,不知今日尚在否。”

“多謝老丈。”

“不敢。”

目送老丈遠去,車夫怒道:“譙縣令貪生怕死,拒不開城納民。黃巾亂起,再添人禍。”

“或恐混入黃巾細作。”中間文士言道:“彼時汝南黃巾勢大,州郡不能敵。本欲固守待援。豈料諸縣城,皆因放入黃巾細作,而一夜城破。”

“唉……”車夫一聲長歎。

孰是孰非,一言難儘。

譙縣城南三十裡,許家塢。

版築夯土,堅壁深壕;虎落吊橋,易守難攻。牆外還排插堅木,高出城頭及腰,以為板楯垛牆。許氏部曲,頭包青幘,身穿革甲戎裝,壁上守備。

累日來,常有小股黃巾出沒,追截流民。躲無可躲,情急之下,許多亂民不顧城頭飛失,衝到塢下。許氏私兵遂落吊橋,放入塢內。塢內流民,越聚越多,已有數千之眾。

許氏雖是當地大族,卻也無法養活數千之口。眼見存糧難以為繼,便有許氏二少主,自領十餘青壯,外出尋糧。

“少主,塢外有潁川公車抵達。”午後,便有部曲入堡通稟。

“又是來徵辟二弟。”許氏少主,年方十八。身長八尺,允文允武:“且放入塢來,不可失禮。”

“喏。”部曲領命而去。

話說,自黃巾逆亂,汝南飽受其害。有許氏少主二人,皆少年英豪。聚壯丁及宗族數千,結營連塢,據險而守。多次擊退亂軍,名噪一時。

本以為黃巾覆滅,可安穩度日。不料年後葛坡黃巾複起,傳聞渠帥乃是巨賊彭脫。

彭脫,汝南黃巾渠帥。

時皇甫嵩、朱雋兵分二路,南北夾擊,乘勝進討汝南、陳國黃巾。追波才於陽翟,擊彭脫於西華,並破之。餘賊降散,三郡悉平。待長社火起,騎都尉曹操將兵適至,與朱儁合兵並戰,大破之,斬首數萬級。餘賊欲逃宛城,卻被孫堅登城先入,麾下江東健兒蟻附而進,大破敵軍。討平豫州黃巾。

戰後波才授首,彭脫卻下落不明。本以為死於亂軍之中,不料今又在葛坡出沒。

傳聞此賊曾與孫堅戰十數合,全身而退。卻不知真假。

時下豫州大地,黃巾餘賊眾多。“汝南、潁川黃巾何儀、劉辟、黃邵、何曼等,眾各數萬。”彭脫為何不南下與之彙合,偏要占據葛坡。凸立於眾賊之外。

許家塢堡,大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