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17 輕徭薄稅(1 / 2)

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4271 字 3個月前

千裡青苗,碧水如染。

上計令陳逸言道:“今季稻作,若無意外,當獲新穀四億石,可收田賦千一百二十五萬石。其中千萬畝官田,可獲新穀六千萬石。二項相加,共計入庫:七千一百二十五萬石。”

滿朝文武,各個喜形於色。

劉備問道:“今季新增,竟如此之多。”

上計令答曰:“國中眾九百萬口,又因主公有令,分戶不析產,戶均已降至八口。計百一十二萬餘戶。去年所辟新田,年初皆分與新戶。故產總穀,尤其高。”

劉備又問:“稅賦又收幾何?”

上計令如數家珍:“戶賦、口賦、算賦,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未嫁五算)、更賦、工稅、市租、關稅、芻稅、緡錢等,皆不算。單百五十萬畝鹽田,所收鹽稅,便足有四億薊錢。”

此語一出,滿堂驚呼。

渤海灘塗,寸草不生。本貧瘠之地,主公竟變害為利,開源四億!

大夏令劉曄,功不可沒。薊王欣然將隨身佩玉賜之。引百官豔羨。

王傅黃忠笑問:“若加賦稅,又得錢幾何?”

上計令有備而來:“戶賦二億二千五百餘萬;算賦七億五千六百餘萬;口賦六千二百一十萬;更賦一十八億九千萬;工稅、市租、關稅,芻稅,尚未統計齊備。”

僅戶賦、算賦、口賦、更賦,四項,年入大錢近乎二十億。

薊國財政,何止良好。百官彈冠相慶。

薊國最為龐大的三項支出:十萬士卒,軍資七億;三百餘城大小官吏,食俸七億;九百萬口,獻費五億六千七百萬,正好與戶賦、算賦、口賦、更賦,四項稅收持平。

於是乎。四億薊錢的鹽稅,外加工稅、市租、關稅,芻等稅,便是財政盈餘。粗略估計,超過十億薊錢。

須知,此還是“輕徭薄稅”。可想而知,民間多麼富有。薊國商業繁盛。經商人口占比,高達一成。緡錢足收十二億五千萬。換言之,商賈之家,平均資產高達百萬。

王家產業不算。當然,薊王也不用交稅。薊國今年財政盈餘,足有二十二億。

薊王藏富於民,藏兵於民。正應了後世那句,“高築牆,廣積糧,緩稱王”。

二十二億錢的盈餘,足可再募雄兵三十萬眾。

窮兵黷武,斷不可取。不可取……

西域都護府、隴右牢營、海外諸港,還未計算在列。

種田著實太要命。一旦大成,無可匹敵。好比野球拳:一到九級,既不中看亦不中用;一旦練滿十級,便“天下無難事,隻怕野球拳了!”

薊王若發起狠來,單薊國便可募兵四十萬。再加高車、鮮卑、烏桓、羌胡、南匈奴、扶餘、沃沮、邪馬台、及西域聯軍,可輕鬆組建百萬大軍。所積糧草,足夠十年所需。

穩住。

啥?如此強國,後宮隻有千人,妃嬪尚不滿四百?

真乃,曠世明主也!

須知。疏勒篡位王和得,西域蕞爾小國之主,後宮亦有佳麗三千。

堂堂天下第一雄藩之主,後宮還不滿四百。當真,有失體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