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25 言之尚早(1 / 2)

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4533 字 3個月前

母親與二位義母,為照顧薊王子嗣,整日往來奔走於東西二宮之間。三百麟兒,如數家珍。忙裡偷閒時坐享天倫。已難有時間再過問國事。

大漢朝家國天下。

家事亦國事。

時至今日。薊王劉備才深切體會。

三百子嗣,乃是統稱。後宮亦不斷有妃嬪受孕成功。雖不似先前那般,遇嬰兒大潮。然卻勝在細水長流,驚喜不斷。

薊王人中麒麟。終其一生,究竟能誕下多少繼承人,此時言之尚早。

劉備起身不久,大秦聖祭亦輕輕睜開眼簾。無需費力言語。隻聽一息鼻音,便有女侍醫近前善後。

酣戰半宿,夫君竟已早起,麒麟聖體,無與倫比。再看新人,猶噙淚深眠。不過是掐頭去尾,中段皆是觀天女仙及函園諸美,出力甚偉。饒是如此,貴人亦早早敗下陣來。

雷霆雨露,俱是君恩。

夫君一改往日雨露均沾。磨浸灌,如湯沃雪。隻寵溺士貴人一人。如此“有的放矢”。隻為貴人早日受孕,誕下麟兒。可謂用心良苦。

待女侍醫退下,稍稍恢複些氣力的安娜塔西婭,這便起身。入盥洗室洗漱,沐浴更衣。自行前往餐廳用膳。

四宮八殿。西宮有其三,北宮有其二,東宮亦有其二,南宮僅其一。除去八殿之外,還有“堂”、“館”、“觀”、“廳”、“樓”、“閣”、“苑”、“軒”等,各式建築,不一而足。千餘宮人,進出有度,各自安居。

取名亦有大學問。

“堂”,多用於歌舞酒會。“館”內置精舍,多用於妃嬪棲身。“廳”古作“聽”,魏晉後加“廣”,規製稍遜於堂,分門彆類,各有其用,如餐廳、花廳等。“觀”,“上承重閣,下屬周廊”,高台建築,於上觀望,亦用於珍寶典藏。“樓”,重屋曰“樓”,上下樓層,功能齊備,多用於宮人棲身。“閣”,不一而足,供遠眺、遊憩、藏書等所用。“苑”,廣置花木、豢養珍禽,為王宮花園。“軒”,乃是偏室,多為雜用,如尚衣軒等,彆有所用。

換言之。橫豎一裡,首尾相連,呈“回”字形的四宮。好比一塊上好木料,交由薊國能工巧匠,精心雕琢。堂”、“館”、“觀”、“廳”、“樓”、“閣”、“苑”、“軒”分布其間,或以長廊相連,或以覆道相接。長廊姿態各異,有直曲迂回之分。覆道錯落有致,有高低交並之彆。

景色、采光、風水、土氣,麵麵俱到。攻防諸器,一應俱全。匠心獨運,巧奪天工。曆經十載,遂成今日氣象萬千之薊王宮。

造成不過半載,建畢用了十年。足見用功之深。

華室爭奇鬥豔,秀色可餐。若論“王宮八景”,薊王家餐廳,自當入列。諸妃早起哺乳,需足食。能與夫君相伴用膳,心情愉悅,萬般皆好。自門下署建立,諸妃再無瑣事牽絆。即便是父王萬裡家書所托,隻需交由門下署,自會辦妥。無事一身輕。相夫教子,安步當車。錦衣玉食,廣夏細旃。身逢亂世,不做無根之萍。不隨波逐流,自當心滿意足。

一言蔽之。安身而立命。

“夫君,王妃將產!”美人田聖,急忙入內。

劉備吐哺急問:“人在何處。”

“王妃寢宮。”

“速去。”一眼掃過,發覺七位小姐姐,安氏姐妹,東胡二妃人皆不在。這才想起,眾人孕期將至,皆安心備產中。

疾入鳳凰殿,鄒氏、杜氏二美人,軒下相迎。

“如何?”劉備劈頭便問。

“尚無消息。”鄒氏柔聲答曰:“母親、夫君且安心。侍醫長昨晚已入王妃寢宮。言,一切安好。”王宮侍醫長,乃華大夫長女,名“妁”。自幼隨父施針采藥,深得華大夫真傳。

年十五入宮,今已十載。十年來,欲聘為妻者,日日盈門。然華大夫,眼高於頂,無人能入法眼。待左國令士異,修成正果,眾人才幡然醒悟。之所以命長女華妁,十年如一日,在宮中空耗韶華,華大夫所求甚大。王家,皆長情之人。追隨十載,焉能棄於半道。

太妃與二位義母,亦領長子劉封等人,聞訊而至。

“父王。”嫡長子劉封,領眾弟妹行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