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63 焉能見疑(1 / 2)

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4615 字 3個月前

沿途亭舍,早已人滿為患。趕車老仆,即便手持傳證,亦不得入內。討了份草料,這便怏怏返回。

“前方何縣?”車內文士問道。

“乃廣宗縣。”老仆答曰。

“如此,且投廣宗城內棲身。”文士言道。

“喏。”老奴奉命登車。日薄西山,方抵達廣宗城外都亭。

遠離大河,流民漸稀。入廣宗城後,見粥棚林立,饑民聚集。冀州大地,各城雖皆施粥賑濟災民,奈何杯水車薪。三十二郡國蝗,河水漫溢。數十萬戶,流離失所。冀州飽受荼毒,萬民饑流,餓殍遍地。如何能救的完。

那股穢物混合體味的惡臭,久久不散。老奴催動駑馬,加速遠避。

“停車。”車內文士忽道。

老仆聞聲勒韁。馬車緩緩止步。

“阿爹因何停車。”女童稚氣未脫。

“甯兒且看。”隨文士手指,女童隔簾眺望。須臾,稚聲言道:“隻見流民,未見其他。”

“此流民,與先前所見,有何不同?”文士笑問。

“有何不同……”下意識的嗅了嗅,女童雙眸一亮:“此地無臭。”

“然也。”文士言道:“此處流民,雖麵露饑色,卻目中生光。井然有序,坐而不亂。其首領必非,常人也。且下車一觀。”

“阿爹來河北,便為尋此人麼?”女童又問。

“十之八九。”文士笑答。

見一文士,仙風道骨,緩步而來。流民中,便有長者起身相迎:“足下所為何來?”

“敢問老丈,賢師何在?”文士長揖。

“足下何人也?”長者又問。

“天師道,南陽張機,特來拜會。”文士答曰。

“原是同道中人。”長者急忙行禮:“我家賢師,月前外出,廣施符水救人,昨日方歸。先生稍後,老朽這便入內通稟。”

“有勞。”

須臾,有兄弟三人,大步出迎:“钜鹿張角(張梁、張寶),見過張嗣師。”

“鄙人張機,嗣師乃某長兄也。”文士笑答。

“原是‘二嗣師’當麵,失敬。”張角當即改口。

“不敢。”文士言道。

“你我雖出同門,卻各有所奉。以大河為界,涇渭分明。我教信眾,從未越雷池一步。不知二嗣師,所為何來?”張角劈頭問道。

“實不相瞞。此來,乃奉家父之命,請賢師南下論道。”文士答曰。

“張天師請我論道?”張角微微皺眉。

文士欣然點頭:“然也。”

張角卻搖頭:“傳聞張天師山中得道,羽化升仙在即。如此緊要關頭,因何要與我等,空費唇舌。”

文士答曰:“家父欲將畢生所學,傳於賢師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