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82 為人作嫁(1 / 2)

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3917 字 3個月前

“當今天子,亦不滿十歲。豈非良配?”桀不群笑道。

“子錢家有所不知,論輩分我家壽兒猶長天子一輩,姑侄如何般配。”伏完再拒。終歸是舍不得拖自家女兒下水。

“君侯不聞‘親上加親’乎?”桀不群說起漢宮舊事。

“所謂‘重親’者,乃是亂倫常之舉。斷不可為也。”伏完心意已決。

見伏完咬死不鬆口,桀不群終道明心意:“若如此,隻剩一途,能償君侯所舉巨債。”

“還望子錢家,不吝賜教。”伏完起身行禮。欠債還錢,天經地義。即便先前義正言辭,然道義上終歸是過不去。

桀不群,坦然受之:“君侯夫婦,坐擁二雄城,卻無法牟其利。何不交給我等,代為打理。待收回子母銅錢,所欠巨債,再完璧歸趙,還與君侯,如何?”

“嘶——”伏完倒吸一口涼氣,轉而言道:“如子錢家所言,今群盜蜂起,道路斷絕。不其縣,尚有水路可通南北。饒是如此,海賊亦時常劫船騷境,船家苦不堪言,紛紛北投薊國避難。陽安縣,更深陷群盜之中。城池已為賊所據,官軍數次攻伐,皆功敗垂成。若要收複,談何容易。”

“陽安諸情,君侯知否?”桀不群不為所動,似早有慮及。

“陽安,乃春秋時道國都城,為‘屏藩周室’。秦時屬潁川郡,漢設汝南郡。兩漢四百年間,曾三為陽安侯國。前漢,綏和二年(前7年)五月,哀帝封舅丁明,為陽安侯。待平帝元始元年(1年),丁明身死爵廢,陽安複為縣。今漢,光武建武十七年(41年),廢皇後郭聖通之弟郭況,‘徙封大國,為陽安侯’。元初四年(117年),開國重臣鄧禹之曾孫鄧珍,三封陽安,食三千五百戶。前後三家陽安侯,皆奪侯除國。今為陽安長公主湯沐邑。”伏完娓娓道來。

一言蔽之,“乃是富庶大縣。”桀不群言道。

“然也。”伏完答曰:“黃巾尚未亂時,民戶過萬,乃是一等大縣。”

“若能收回,何愁債台高築。”桀不群言道:“二縣若交給我等打理,少則三五年,多則十年。君侯舉債,便可還清。且長公主與君侯食俸,年年足奉,不差分毫。”

“此話當真?”如此利好,伏完走投無路,焉能不動心。

“如假包換。”桀不群答曰。

“口說無憑。”

“立字為據。”桀不群高深一笑:“便以十年為期。君侯還清欠債,且與長公主,年年足俸。”

“稍待!”伏完顧不得許多,起身而去。

桀不群自斟自飲,亦不著急。

半個時辰後。伏完又急急忙返回:“此事,我已告知長公主。長公主並無異議。卻不知當,當如何施為?”

“勞煩君侯並長公主,與我簽訂券書。並授封邑令、相等一切要職。全權打理二處食邑。”桀不群娓娓道來。

“不其縣,尚能如願。然陽安,深陷賊窩,如何轉圜?”伏完問道。

“此事不勞君侯費心。”桀不群言道:“隻需訂立券書,無論成敗與否,君侯與長公主皆可坐享足額食俸。待滿十年,欠債一筆勾銷。”

“伏完並長公主,深謝君之大恩!”後顧無憂,焉能不敬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