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87 三宮鼎立(1 / 2)

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4200 字 3個月前

初冬已至,天降飛雪。背陰處已結薄冰。然薊國黃金水路,碧水長流,奔流向東。

常聞鬨中取靜,苦中作樂。亂世之中,得享太平,尤其珍貴。大河冰封前,最後一批船隊離港。各地城倉,開始轉運八千萬石新穀,平衡倉儲。冬季於薊國而言,並無不同。雪橇馬車往來奔馳,串聯起絲路沿線,直至西域都護府。大宗商品,往來運輸。絲路流金,從未中斷。

發煙石炭,竟不再供應薊國。隻因藪中各城,不斷開鑿出深井熱泉。將作館來報,或雍奴藪中,遍地熱泉。關於地熱,薊王謹慎對待。隻用於沐浴采暖,河道升溫。斷不可貪得無厭。

無煙石炭,多用於炙烤取暖。

薊國溫泉有兩種。一為暖泉,溫度適中,多用於沐浴、育種。二為熱泉,溫度近沸,多用於采暖、升溫。以“雙層內膽保溫陶管”,遠距離輸送地熱溫泉。輔以無煙木炭,足可供“采暖季”所需。

坐擁清潔能源,實在是太方便。

廢史立牧,立竿見影。各地賊匪,紛被剿滅。然各州牧,養兵自重,尾大不掉,漸成新患。

朝堂“撤牧複史”之聲,時有耳聞。奈何少帝大位未穩,不敢操之過急。大將軍何進、驃騎將軍董重二門外戚,亦需借外鎮助力。故在此事上,頗多抵觸輕慢之心。上疏皆石沉大海。朝野有識之士,無不扼腕歎息。

少帝得太傅楊彪言傳身教,知行日增。一改先前天真爛漫,頑童心性。頗有少主之風。奈何楊彪分身乏術,故太皇竇太後,問計群臣,天下還有何人,可為君師。

驃騎將軍董重,薦前司徒袁隗。

大將軍何進,舉前太尉陳耽。

二人皆為帝師。

太尉張延,坐蕩寇將軍周慎戰敗之罪,因而罷免。三公九卿,皆舉張溫為太尉。百官又舉中山無極人甄舉為執金吾。

太皇竇太後,拜執金吾王斌為長信少府。升大宦官程璜為長信太仆。升五官中郎將鄒靖為長信衛尉。湊足“長信三卿”。

太皇董太後,拜兗州牧曹操之父,曹嵩為永樂少府。擢升親侄董承為永樂衛尉。與永樂太仆封諝,湊足“永樂三卿”。

少帝登基,母憑子貴。何太後自不甘人後。先拜袁逢為長樂少府。袁逢,字周陽,汝南汝陽人。太尉袁湯之子,司隸校尉袁紹和長水校尉袁術生父。出身汝南袁氏,以寬厚篤誠著稱。

二升中常侍郭勝為長樂太仆。長樂太仆,也稱中太仆,“掌皇太後輿馬,不常置。”

再升西園上軍校尉小黃門蹇碩,為長樂衛尉,西園諸校,除典軍校尉胡毋班,棄官隨廢帝而去,悉數投歸門下。長樂衛尉,為太後屬官,掌長樂宮衛士守衛宮門及宮中巡邏。“長樂少府……長樂又有衛尉,仆為太仆,皆(中)二千石,位在少府上,其崩則省,不常置。”

湊足“長樂三卿”。並得少帝應允,改西園為長樂宮。

程璜代太皇竇太後上疏,亦改永安宮為長信宮。

太皇董太後仍號永樂。

三宮鼎立之勢,乃成。

內有三宮帝後,鼎力輔佐少帝。外有薊王威震天下。隴右轉運糧秣、關東輸來金錢。洛陽據守八關,當固若金湯。難得隴上小麥,薊國粳米,足量販來。宮中內外,朝野上下,豪右公卿,四郭百姓皆彈冠相慶。

京師不亂,天下得安。

長樂宮(西邸),長秋殿(萬金堂)。

大將軍何進,略有微醺,入宮拜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