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112 不辱君命(1 / 2)

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4384 字 3個月前

“(沙溝水)東南徑安昌城西,漢成帝河平四年封丞相張禹為侯國”。初始元年(8年),王莽廢安昌侯國為縣。今漢省安昌入朗陵縣。

李通為防汝南、潁川黃巾,立營城中。所部稱“義軍”,或稱“義賊”。與“宗賊”最大不同,便是一個“義”字。

義賊和宗賊,皆屬私兵性質。朱儁為交州刺史時,亦曾在本郡檢選家兵五千,攜往平叛。然與朱儁家兵最大不同,義賊和宗賊首領,並無誥命在身。屬於非法組織。然若聲勢浩大,屢敗官兵,終歸會等來一冊誥命。如白波、黑山首領,皆獲朝廷任命,便循此例。後世美其名曰:“招安”。

正應了那句:“竊鉤者誅,竊國者侯。”又說:“王侯將相寧有種乎?”

黃巾逆亂,群盜蜂起。郡縣秩序,蕩然無存。長吏多棄官,翻牆而去,鄉民唯有依附豪強大姓,結社自保。比起豪強地主,鄉野百姓更願依附豪傑。李通便是如此。

安昌城外。郭嘉儒服縑巾,單人匹馬,趕到城下。

門前鄉勇,握韁喝問:“何人入城!”

“在下陽翟郭嘉,奉我家公子命,拜見李渠帥。”郭嘉順勢下馬。

“你家公子,是何人也?”鄉勇又問。

“洛陽宋公子。”郭嘉笑道。

“洛陽……宋公子。”鄉勇似有所悟:“等著!”

小跑入城,須臾又狂奔而出:“足下請隨我來。”

“請。”郭嘉含笑點頭。

安昌本是侯國都邑。城高牆厚,內外二郭。極利固守。城內居民,雖麵有饑色,卻服帽齊整,並無異樣。顯然,未受恫嚇脅迫。郭嘉更加篤定。

內城侯府,便是李通大營所在。

郭嘉一介書生,未曾佩劍。衛兵抬眼掃過,這便放入。

登堂入室。見上首端坐一人,闊麵重頤,濃眉無須,英武而年少,郭嘉趨步近前:“陽翟郭嘉,拜見渠帥。”

“足下從陽翟來?”李通問道。

“非也,乃從潁陰來。”郭嘉答曰。

“哦?”李通又問:“既是陽翟人氏,為何彆居潁陰。”

“因隨我家公子,往來陽翟、長社、潁陰三縣。今欲南下陽安,路經此地,特來拜見。”郭嘉答曰。

“莫非你家公子,便是佩五縣令印,為五縣主取食的宋明廷。”話已至此,李通焉能不知。

“然也。”郭嘉從袖中取名帖,雙手奉上。與一般竹質名刺不同,此帖乃薊紙製成。四周包裹蜀錦,居中名字皆為燙印。此名帖乃薊國高官專享。臘賜時,千石以上方得發放。

“足下所為何來。”李通細看名帖,又問道。

“特來說降。”郭嘉開門見山。

“哦?”李通一愣:“你家公子雖佩五縣令印,卻與我朗陵並無瓜葛。莫非欲使我為長公主家奴否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