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148 大義滅親(1 / 2)

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4403 字 3個月前

洛陽,南宮,玉堂前殿。

目送群臣散朝,又起身恭送竇太皇儀仗赴雲台殿。少帝示意身後儀仗各自散班,獨返後殿。

恭送百官下階。玉堂署長張讓一路小跑,奔後殿服侍。

“陛下因何不樂?”見少帝枯坐無言,張讓小心伺候。

“薊王傳檄,莫不服從。越嶲夷率,險殺子以謝天下。”略作停頓,少帝歎道:“聞薊王之名,竟驚怖如斯乎。”

悉知聖意,張讓渾身一顫。見四處無人,遂抵近耳語道:“陛下所憂,可是夷率大義滅親,竟欲‘殺子以謝天下’。”

少帝輕輕頷首:“太後‘天降流火,麒麟送子’,今秋便見分曉。勃海王亦稱貴子,與一眾逐鬼童子,豢養在永樂宮中。若有一日……”少帝深吸一口氣,徐徐睜開雙目:“朕當何處。”

“陛下乃群臣所立,告以太廟。依祖製,父死無子繼,方可兄終弟及。陛下春秋盛茂。所謂‘青青園中葵,朝露待日晞’。待元服冊立帝後,次年誕下皇子,自當坐穩帝位。再無後顧之憂。”張讓勸道。

“尚有十載。”少帝又問:“若有人等之不及,又當如何。”

“薊王在北,無人敢逆。”張讓脫口而出。

一聲歎息,少帝又問:“朕,當如何自處?”

“戒之慎之,防之用之。”張讓斟酌答道。

“張常侍真乃金玉良言。”少帝輕輕頷首。今又記下一條。

“陛下謬讚。老奴垂垂老矣,能守陛下到元服,雖死瞑目矣。”張讓再拜。

“金市子錢家,可是永樂鷹犬。”少帝忽問。

“這……”張讓心知肚明,卻斷不敢說破:“老奴實不知也,不敢妄言。”

“先帝賣官鬻爵。車隊輸入西園。然一朝駕崩,尚未入土。傳聞積滿銅錢之銷金窟,便被太後與董太皇平分。可有此事。”少帝再問。

“此事,宮人儘知。”張讓再答。乃是默認。

“董太皇亦賣官求貨,銅錢積滿永樂宮室。假,子錢家之手,貰貸封君列候,大生子錢。亦是常理。”

“陛下,聖明。”想著被程璜抄走的窖藏子錢,張讓忽起錐心之痛。

“朕,不求財貨,不慕富貴。隻慮宗室貴胄,皆身負巨債。若為永樂所控,甘為黨羽,共謀立勃海王為帝。朕,危矣。”少帝終於言及心中所慮。

“老奴料想,當不至於此。”張讓急忙暗中轉圜。然卻心似明鏡:《子錢集簿》當有大用!奈何陛下年少,薊王如日中天。唯有隱忍不報。隻需等陛下元服,羽翼漸豐,再尋機告之以詳情。助陛下,痛下決心。一舉鏟除跋扈四將軍。自可東山再起,重掌大權。重拾潑天富貴。

曆代內官封爵者,莫不如是。

煌煌天漢,非功不侯,非劉不王。助陛下鏟除外戚、宗王。一舉肅清朝堂,還政於天子之手。自是大功一件。

總歸是,富貴險中求。

此,亦是黃門宦官,夢寐以求之進身之階。

單超、徐璜、具瑗、左悺、唐衡,助桓帝殺大將軍梁冀,或封“五侯”。王甫、曹節,誅大將軍竇武,權傾朝野。若能除大將軍何進、驃騎將軍董重、車騎將軍何苗,還政少帝。與趙忠、宋典、畢嵐,並稱“四侯”可乎?

那時,輔漢大將軍,薊王劉備,便不得不除之。

隻因,兔死狐悲,物傷其類。四大將軍,三人皆死,薊王又如何能獨善其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