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164 十夷王女(1 / 2)

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3659 字 3個月前

.,

臨鄉中城。一輛駟馬安車,入裡道,停在門下祭酒司馬徽府門前。

見被水綠琉璃風燈,照亮的“上庠令”(車)牌。門樓衛士,急忙命人開中門相迎。

車入府中,踏板折疊落下。上庠令鄭玄,穿鞋下車。

“拜見鄭公。”便有府中管事,趕來相迎。

“德操何在?”鄭玄問道。

“主父在後花園,鄭公請隨我來。”管事挑燈在前,引鄭玄穿曲廊,過中庭,步入後花園。

園中亭內,燈火闌珊。四月初夏,夜風微涼。依迭石之山,映一池碧波,再趁香樟木香醒腦。秉燭夜讀,何其雅致。傳聞,為紓水鏡先生思鄉之情,園中山水,皆臨摹陽翟故鄉風貌,微縮而成。此中內情,外人又如何得知。知微見著,薊王尊師重道,身體力行。故上行而下效。便是將作寺良匠,亦深受熏染。極具匠心。

示意管事自行離去。鄭玄拾級而上,登跨水拱橋,臨依山亭台。懸扁彰名,起於樓桑,已成薊國風尚。扁上薊王親筆所書“陽景”。此二字,乃“水鏡”也。

“水,準也。中有‘微陽之氣’也”。“鏡,‘景’也,‘鑒’也”,“明鏡者可以察形也”。“鏡於水,見麵之容”,乃“水鏡先生”之意也。

亭台自有高閣。推門視之,亭內婢女,昏昏欲睡。聞聲,各自驚醒。見是主父密友,正欲上前參拜。卻被鄭玄搖手所止。自行登臨頂閣不提。

二樓高閣,夜風習習。高懸梁下之琉璃蓮花吊燈,堆光如晝。

窗下屏風所繡,正是三南山川地形圖。

案上書卷堆疊,如屏似障。《史記·西南夷列》、《風俗通義·四夷》,諸如此類。

卻未見主人何在。

待繞過屏風,見司馬徽正憑欄而立。鄭玄遂問道:“德操可覓得萬全之策?”

“康成何出此言?”司馬徽這便入閣相見。

“郭奉孝,天縱之才,然畢竟年少。所謂‘卑不謀尊’,今犯人臣大忌,竟‘迫主和親’。生死一線,如何保全?”鄭玄直問。

司馬徽心悅誠服:“康成為人師表,徽深敬之。”

“奉孝當如何?”鄭玄三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