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174 恰如其分(1 / 2)

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3915 字 3個月前

.,

“暉,見過諸位。”周暉肅容還禮。

“敢問都尉,喚我等前來,所為何事。”南陽工師王遷,抱拳問道。

“諸位請坐。”周暉引眾人重回船艙。遊麟號所攜“機關遊艇”,大小類比舫舟。除去各式機關器,能乘數十人。比起“腹中撐船”,“有容乃大”的遊麟號母艦,自是“小巫見大巫”。然十餘人乘坐,卻綽綽有餘。絲毫不覺擁擠。

賓主落座。周暉遂將疏通三南水道之事,娓娓道來。

王遷等人,皆有喜色:“都尉欲通南水,連成網乎。”

“然也。”周暉輕輕頷首:“諸位可願助我,一臂之力。”

“敢不從命。”王遷領眾人起身下拜。樂昌瀧,號“九瀧十八灘”。治水難度,可想而知。得治水能臣相助,周暉如虎添翼。當無往不利。

所謂“擇日不如撞日”。當場拜前荊州從事龔台、郭蓍(shi),前南部督郵龔雒,並鄧音、朱騭,五人為“水衡都尉丞”,秩六百石,助水衡都尉掌治水通渠諸事。拜張源、龔連、黃部、周蓋、黃晏、馬珪、潭承、劉鵠、黃祺,九人為“九官令”,亦秩六百石。周習為都水長,掌陂池灌溉,保守河渠,兼取漁稅。劉越為農倉長,掌倉儲及轉運事宜。工師王遷為衡官長,掌度量衡。同為六百石。

水衡都尉,俸比二千石,有五丞。屬官有上林、均輸、禦羞、禁圃、輯濯、鐘官、技巧、六廄、辯銅“九官令丞”;衡官、水司空、都水、農倉等“七官長丞”。

水衡都尉府,主上林苑,兼皇室財物、鑄錢、造船、治水等,職能廣闊,機構龐大。單單主掌上林苑中禽獸宮館之“上林令”,麾下便有“八丞二十尉”。便可見一斑。

劉備上表重開水衡都尉,又授予管理海市之權。職能與前漢時大致相同。

水衡都尉,堪稱雄職。

因準薊王奏請,代建江表十港。故在朝廷看來,水衡都尉一職,並不常設。事成則罷。而屬吏府掾,皆由周暉自行招募。至於薪俸,洛陽隻足額發放都尉府主官,比二千石俸。凡屬吏府掾,皆自籌薪資。換言之,約定俗成,隻需周暉彆有餘財,便可適當提升薪俸。但不可少於朝廷規定的“九官令丞”、“七官長丞”之品秩。如此,亦限定了主官自聘屬吏的規模,防止機構臃腫。

諸如薊王劉備,乃是特例。隻因封邑賦稅,足夠支撐。試想,單單憑一個比二千石俸的水衡都尉。滿打滿算,又能聘請六百石官幾何?不過寥寥數人耳。

前漢時,“九官令丞”、“七官長丞”等,水衡都尉屬官俸祿,亦由朝廷足額發放。如今洛陽自不會承擔。

無妨。

海市有貲庫啊。

隻需為鑿穿三南,通連漢蠻。周暉但有所需,薊王必有所應。

水衡都尉府,歸薊少府所轄。大小諸情,皆上報南宮披香殿。由中書令趙娥,中書仆射荀采,全權處理。

薊王之意。待江表十港築畢,將奏請朝廷,將水衡都尉府,轉入薊國治下。稱“薊水衡都尉”。正如諸侯國亦有“太倉”、“太學”等機構類似,此乃祖製:郡國並行,列候次減。

無為而治,也是重點。

單從屬吏任命上,足見周暉高才。空置主上林詔獄囚徒之“水司空長”,便可知其政令所出,皆有深意。絕非任性而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