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72 天下黎庶(1 / 2)

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3687 字 3個月前

() “想來,太後必不會如此行事。”對於何後,賈詡似無必勝把握:“將請柬送到你我之手。太後乃行大張旗鼓,有意為之。”

“原來如此。”劉平如何還不領悟:“為今之計,該當如何?”

“當轉呈船宮,由主公定奪。”賈詡答曰。

“如此,也罷。”劉平略作遲疑,遂領命自去。所謂“卑不謀尊,疏不間親”。太後與薊王之事,外人確不便參與。便是臣下,亦需避嫌。

守邸丞劉平,下山轉呈請柬,正遇王駕出園,拜會黨魁張儉。

薊王與張儉相約,今日見麵。

張儉雖拜少府,然卻並未置宅邸。不欲久居朝堂之意,人儘皆知。自入京,便客居洛陽西郭,平樂館中。據此不遠,出園便至。奈何函園麵積甚廣,街巷縱橫,車水馬龍,故需乘車駕前往。

見王駕入館,張儉長袍高冠,立於舍前。

“拜見王上。”張儉先行禮。

劉備下車還禮:“見過張公。”

“請王上入舍一敘。”張儉躬身相邀,引劉備入精舍。

賓主落座,相對無言。張儉正襟危坐,表情淡然。薊王不怒自威,神光內斂。官婢送上香茗,正是薊國清茶。劉備聞香回神,舉杯相敬。

張儉捧杯回敬。

落杯後,劉備遂問道:“張公負天下人望,受辟入朝。居九卿之位,一心為公否?”

“老臣雖不敢言,如王上公私分明,卻也從未,因私廢公。”張儉答曰。

“傳聞,大將軍曾與(張)公,擊掌為誓,歃血為盟。除官宦,清君側。不知然否。”劉備又問。

“然也。”張儉又答。

“大將軍兵敗身死,二宮血流成河。宮中黃門,死傷二千餘眾。四郭十萬黃門子弟,家破人亡。十常侍隻剩寥寥數人,不足為患。公,仍欲除之而後快否?”劉備三問。

“俗語謂:‘蝮蛇螫手,壯士解腕。’大漢之疾,又豈在黃門。”張儉言道:“殺儘宦官,不過削旁肢,而保軀乾也。”言下之意,大廈將傾,獨木難支。先滅蛀蟲止損,再修根基不遲。

劉備不置可否:“正因朝政日非,國祚艱難,更需同仇敵愾,上下一心。此時驟起兵亂,有百害而無一利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