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77 蜩螗之鳴(1 / 2)

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4321 字 3個月前

() “我無病。”上元夫人怒叱。

“病患皆言無病。”大秦聖祭,徐徐迫近:“若真無病,豈會大膽如斯,竟去招惹夫君。‘夫龍之為蟲也,柔可狎而騎;然其喉下有逆鱗徑尺,若人有嬰之者,則必殺人。’常聞‘疏不間親,卑不謀尊’。你卻‘螳臂當車,自不量力’。若不是病,又是何故?”

“……”一席話,聽得上元夫人,無言以對。龍有逆鱗,觸者必死;鳳有虛頸,犯者必亡。本以為得計,豈料早被薊王窺破。

“人要知足,更要知懼。”說完,大秦聖祭隻手按住喉嚨,將中藥液,悉數灌入。

湯藥入腹,倒海翻江。上元夫人欲尋破綻,遂強問:“此藥何名。”

“阿弗洛狄忒之魘。”大秦聖祭又轉為漢語:“換作大漢,可稱之為‘蜩沸之鳴’。”

出自《詩大雅蕩》:“如蜩如螗,如沸如羹。”鄭玄箋:“飲酒號呼之聲,如蜩螗之鳴,其笑語遝遝又如湯之沸,羹之方熟。”後以“蜩螗沸羹(tiáo táng fèi gēng)”喻喧鬨嘈雜。蜩,蟬之彆稱;螗,背青色綠,與蟬相近,比蟬還小之鳴蟲。

藥效入腦,真氣浮動。上元夫人,全力相抗:“此藥訣竅,便在一個‘蕩’字。”

“然也。”大秦聖祭,輕輕頷首。

幻藥入腦,多說無益。上元夫人,默誦定字心訣,穩住心神。瞳孔強行收縮數次,陡然放空。陷入無邊幻境……

“舉世混濁,何不隨其流而揚其波?”待劉備下監牢,窺探上元夫人狀貌。忽生感慨:“堵則溢,疏則順。堵而抑之,不如疏而導之。”

麻姑仙心領神會:“夫君之意,漁父乃是勸三閭大夫,變其法,不易其心。更其言,而誌不改。”

“一言蔽之,‘聖人不凝滯於物,而能與世推移’。”劉備輕輕頷首:“與時俱進也。”

“蕩,漾也。”麻姑仙如何還能不醒悟:“上元夫人全力相抗,反受其害。”

“抗拒越強,反噬越烈。”劉備歎道:“正因寧死不屈,至死不改。且又‘知人者智,自知者明’,故三閭大夫品節高潔,為世人所敬。”薊王言下之意。世道人心,人情世故,三閭大夫皆懂。然卻寧死不願苟且。足稱高潔之士。不知世態炎涼,非黑即白,那叫涉世未深,腦子不全。高人,必然是高於常人。若連常人都不如,如何能高人一等。

麻姑仙言道:“首要,便是活下來。”

“正是如此。”劉備一語中的:“上元夫人當比不了三閭大夫。”

“夫君所言極是。”麻姑眸生異彩。夫君自有先見之明。

上元夫人之症結所在,便是膽大包天,無自知之明。乃是“妄”病。

“妄,亂也。”“以人自觀謂之度,反度為妄。”“不通於輕重,謂之妄言。”皆言此症。

所謂對症下藥。自無需施以肉刑。

劉備遂與麻姑,升上船樓。立冬後,薊國水稻,已全麵開鐮。上計署六百裡來報。薊國良田,另加千萬官田,今季可得新穀,五億石。以一家老小計,足可養活天下百姓。

豐年多禾,莫過如此。

薊米,粒長。隻因農人季季選育,曆經二十年大成。天下稻米,無可望其項背。

販賣天下,隻眼可辨,無從假冒。作價三百錢一石。天下皆用薊鈔,時人習以為常。正因不知不覺間,完成了貨幣兌換,兩漢五銖,逐漸退出市場。時人對糧價,已無多少痛感。很簡單,產出販入,皆用薊鈔。無需忍受兩漢五銖,貶值之痛。至此,貨幣體係,初步建立。

世上流通的五銖錢,仍有極多。此亦無妨。循序漸進,不出十載,天下再無兩漢五銖。

西園長樂宮,長秋殿。

“上元夫人,難覓仙蹤。”得何苗密報,簾後何太後蹙眉出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