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82 逢凶化吉(1 / 2)

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4052 字 3個月前

() 弱國無外交。強權再行仁政,則無往不利。

此便是煌煌天漢,最大優勢。四百年,南征北戰,東伐西討。封狼居胥,立南海柱,威名赫赫,如雷貫耳。毗鄰如此強漢,蠻夷稍有不端,伏屍遍地,血流成河。忽得仁主,通商修路,築城造港。一視同仁。焉能不感激涕零。

正因領先世界千年。乃永夜之明燈,黑暗中燈塔。象征著一切光明與美好。故五胡四夷,紛紛內遷。欲做漢人而不可得。即便飽受欺淩,逼急而反。卻不願外遷。隻因身在大漢。

趨利避害,人之常情。比起周遭奴隸製部落文明,大漢的先進性,毋庸置疑。

用後世的話說,便是削尖腦袋,也要硬生生擠進來。無論如何,黑(非法移民)也要黑在漢土。

曆代先輩,積威至此。正為劉備做嫁衣。劉備繼往開來,任重道遠。唯砥礪前行,誓不辜負這個時代。

三足烏,船宮監牢。

大秦聖祭施以驅魔秘術。上元夫人不愧是西王母座下首徒。心防雖搖搖欲墜,卻仍堅貞不屈。西王母派乃群仙之首。先前曾降為彌月之喜。劉備不欲樹敵。故未施以極刑。一旦無所不用其極,則再無轉圜。如此必引王母報複。大震關首雲霞殿女仙危矣。所謂牽一發而動全身。為大局計,斷不可恣意妄為。此,便是明主。隨心所欲,乃桓靈所為。

熬過藥效褪去。上元夫人悠悠轉醒。

待眸中水霧散儘,這才發覺,劉備並大秦聖祭,正立於當麵。

“夫人安好。”劉備平靜開口。

“枷鎖在身,不能施禮,王上恕罪。”上元夫人虛聲對答。

“夫人當知,孤並無惡意。對貴派亦無歹念。然夫人屢次出手,所為何來?”劉備問道:“今深陷囹圄,言不過三人之耳。唯天地可知。夫人可否實言相告。”

“原來王上早知。”上元夫人眸中驟生波瀾:“實不相瞞。屢次三番,欲請王上赴瑤池仙會,乃因王母欲知襄楷下落。”

“哦?”劉備一愣:“莫非,王母亦尋襄楷。”

見劉備表情不似假裝,上元夫人苦笑:“莫非,王上亦不知襄楷行蹤。”

劉備言道:“孤本以為,王母必然知曉。”

上元夫人言道:“王母以為,王上必然知曉。”

“如此說來,西王母派與襄楷並無瓜葛。”

“實不相瞞,多年前,天師道張道陵、太平清領道於吉、北海郎、平原襄楷等,先後登臨昆侖墉宮。與王母坐而論道。言及天下大勢。前人皆言,漢室氣數已儘。唯襄楷另有高論。”上元夫人言道:“襄楷言:今漢自桓帝以來,天垂儘,地吐妖,人厲疫,三者並時而有河清,猶春秋麟不當見而見。雖說反常必妖。然大亂乃大治之始。若得麒麟天降,終結亂世。則可逢凶化吉,開三興之世也。”

一言蔽之,負負得正。

劉備言道:“北海郎(yi),亦曾上疏順帝:天垂妖象,地見災符,所以譴告人主,責躬修德,使正機平衡,流化興政也。《易內傳》曰:‘凡災異所生,各以其政。變之則除,消之亦除。’。換言之,災異皆可消除。”

“王上明見。”上元夫人答曰。

“西王母因何欲尋襄楷下落。”劉備問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