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104 有生之年(1 / 2)

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4266 字 3個月前

.,

“人各一城,尚且夠分。”劉備答曰。

“薊國一城,可當一大縣。”董太皇了若指掌:“三百子嗣,便是三百縣主。”

“待諸子長成,臣當上表,求太皇策封。”劉備順其言。

“嫡長子名封?”

“正是。”

“王妃又誕下嫡子。”

“然也。”

“西域諸子,分封西域。”

“正有此意。”

“大秦禦姬(亞馬遜)諸子,分封海外。”

“太皇明見。”

“王上欲布種天下乎?”董太皇眸中彆有深意。

“開枝散葉,薪儘火傳。”劉備答曰。

“薊王麒麟霸體,如何能薪儘。”言多必失,董太皇急忙遮掩:“莫非,舉漢之繁華,亦無從挽留王上之心否。”

“稟太皇,男兒誌在四方。焉能困守舊土,老死榻上。”薊王言道:“有漢以來,大化四方。徼外蠻夷,化外番國,萬種千邦。常聞‘十裡不同音,百裡不同俗’。有生之年,當遍訪蠻荒。傳播大漢風儀。”

“人生在世,匆匆百年,如白駒過隙,轉瞬即逝。縱然窮儘畢生之力,又豈能如願?”董太皇勸道。

“太皇不聞愚公:‘雖我之死,有子存焉;子又生孫,孫又生子;子又有子,子又有孫;子子孫孫無窮匱也,而山不加增,何苦而不平?’”劉備誦出愚公移山之典故。

“莫非。王上寵幸大秦禦姬,誕三百子嗣。便為布種天下,‘子子孫孫無窮匱也’。”董太皇心領神會。

“確有此因。”劉備亦不遮掩:“臣求江表十港,便為此舉鋪路。納三韓、倭國島夷,隻因其濱海而居。頗通水性,能耐極苦,皆是上佳舟楫士。待諸子長成,便許一支掠海船隊,環遊七海(注1)。開枝散葉,辟土開疆。”

“四海之外,竟還有**?”董太皇驚問。

“然也。”劉備言道:“大秦皇後,絲路遊商,四海船商,乃至臣身旁禦姬,皆如此說。”劉備深信不疑。

“若如王上所言,不出百年,七海皆為漢藩。漢家血脈,遍布宇內。天下大同,指日可待。”董太皇歎息。

“臣,亦如此想。”劉備笑言。

“王上真乃我家麒麟也。”雄踞萬裡漢土,已非薊王所願。歎薊王雄才大略,又竊喜大位穩坐。董太皇一時竟,神遊天外。

見時機一到。劉備遂進心腹之言:“勞煩太皇輔佐陛下,守好祖宗基業。外有四大都護府為藩屏,隻需內亂不生,癬疥外患不足慮也。”

“王上且寬心。朕,自當為漢室,守好家業。”董太皇眸中貪慕流轉,難以遮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