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106 勿以為念(1 / 2)

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4390 字 3個月前

.,

春暖花開,風和日麗。

野林嫩芽新發,官道車馬不絕。尤其近年來,樓桑少君侯聲名鵲起。樓桑名產,風靡北地。鄰近州縣,甚至棄販馬,改販樓桑名產。足見利重。

忽聽馬蹄疾響,路上行人紛紛避讓。

但見一道青影,呼嘯而過。卻在奔衝入林時勒馬。

麵前三岔路口,卻不知該走哪條。

馬背少年公子,環顧左右。忽見路邊青石,上臥一人。布衣竹冠,似在小憩。顧不得許多,這便打馬上前:“敢問**,可曾見一輛騾車駛過。”

石上高臥之人,聞聲睜眼。見一少公子,騎高頭大馬。背後還另有一少年同乘。又見公子錦衣染泥,鞋襪未乾,似一路疾馳至此,這便笑答:“路上車馬,何其多也。不知公子,所問何人?”

少年公子隨即改口:“駕車老翁,身披鬥笠,鶴發童顏。車內童子,濃眉大眼,唇紅齒白。一老一少,彆無他人。”

高臥之人起身言道:“老翁有一葫蘆美酒,正是香飄十裡鬆泉釀。”

“正是,正是。”不等公子答話,身後少年,連連點頭。

隻見那人,伸手一指:“便是此路。”

少年公子,不疑有他:“多謝!”

音猶在耳,已縱馬追去。

“舉手之勞,不敢言謝。”待起身,已遙不可及。這便散去笑意,目光深邃,似能洞察人心。

忽聽青石後,另有人稚聲言道:“明明不是此路,為何故意錯指。”

那人齜牙一笑:“天機不可泄也。”

“如你所說,舉手之勞,何來天機?不過是被人攪擾了春夢,心生不滿,暗中報複罷了。”

“有理,有理。”指路人亦不爭辯,反衝青石後言道:“事到如今,可願隨我同去。”

“好。”

“如此爽利。”指路人奇道:“先前又因何不願?”

“先前不知,如今已知。若不隨你同去,恐遭報複。”

“哈哈哈......”指路人仰天長笑:“妙極,妙極。如此,你我便是同路人。”

雲台山治,地宮靖室。

眾人席地而坐。聽襄楷將前後諸情,娓娓道來。

正如左慈所料,與王芬密談時,襄楷暗中使出仙門“點石成金術”。令王芬美夢成真。這才痛下決心,密謀行刺。見他搖頭晃腦,自鳴得意。張魯試問道:“今日之時局,可如襄師所願。”

“意料之中。”襄楷自信滿滿:“靈帝崩,子年幼。主弱臣強,天下必亂。”

“天下大亂,於我輩何益?”張玉蘭不禁問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