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164 成家立業(1 / 2)

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4515 字 3個月前

酒足飯飽,呂布跨上火龍駒,與李肅惜彆。

夜風送爽,吹麵不寒。兩側圃畦,百花盛開,姹紫嫣紅。更加綠樹成蔭,函園內,一步一景,鮮活人生。乘千裡神駒,穿行其間,何其快意。

打磨呂布,乃賈詡之謀。換言之,曹節為其說媒,亦出賈詡之意。先入貲庫,敲打銅砣,對錢財無求。後有以安素設反美人計,乃至對美色無欲。然,猛虎豈無利齒。財色皆不能動其心誌,唯剩宏圖霸業,可令大好男兒,奮不顧身。隻需戰功彪炳,何愁薊王有功不賞。

婚姻,是最高等級的人質。“質”者,“押”也。說白了,乃是一種信用擔保。如此,三族齊整。凡有膽大妄為,延禍三族,追悔莫及。於是為人處世,皆需三思而後行。

俗謂“光腳不怕穿鞋”,說的便是這個理。物以類聚,人以群分。沒有足夠擔保,便無人願意與之利益交換,久而久之,更無人與之為伍。俗謂“成家立業”,便是此因。先擔保,再牟利。

終歸是,熙熙攘攘,利來利往;人為財死,鳥為食亡。

自娶嚴氏入門,呂布在安素身上,屢屢碰壁,摧折人心,無法安置的情愫,終得歸宿。婚姻若是情愛的墳塋。呂布也算,死得其所。

李肅之言,不無道理。然,誠如呂布所說:“人無遠慮,必有近憂”。長遠來看,何董二戚,同室操戈,自尋死路。薊王無論身在朝堂還是遠在封國,皆胸懷天下,心牽百姓。豈能坐視不理。

洛陽朝堂,本是天下之中。然薊王卻隻願待滿五載。何也?隻因非利益所在。

河北數州,儘歸薊治。又增四方都護。待四麵合圍勢成。關東再亂,又能亂到哪去。豪右大姓,之所以大肆兼並,合縱連橫,不過是想胡吃海塞,增肥添膘,以待在薊王當麵,賣個好價。由此而已。

董重、何苗等人,又何嘗不是如此。趁薊王未醒,造既定事實。木已成舟,即便薊王蘇醒,不過收拾殘局,又如何能往前追溯。終歸死無對證。

雙方實力,一目了然。

董驃騎、何車騎,各有兵馬。自函園數萬強兵歸去。洛陽城下,滿打滿算,五萬而已。

薊王一聲令下,能組百萬雄獅。

誰為刀俎,誰為魚肉。何必多言。

呂布以武悟道,遠非李肅之流可比。

唯一不明,薊王何時複蘇。時間亦很重要。

火龍駒四蹄生風,穿街過巷,信步閒庭。自行抵達左中郎將府邸。

門前護衛,急忙上前相迎。呂布擲鞭下馬,大步流星,趕去與嬌妻相會。新婚燕爾,莫過如此。

麾下械鬥,險起兵亂。二戚各自息事寧人。大事化小,小事化了。卻又秣馬厲兵,暗中皆備。謹防偷襲。

少帝更是後知後覺。宮外究竟是何等劍拔弩張之場麵,被二戚輕描淡寫,一筆帶過。自黃門勢衰,黨人臨朝,二戚爭權。還有何人敢向少帝添油加醋,通風報信。

黃門附內而生。鏟除黃門,便等於斷帝王爪牙,除帝王耳目。一言蔽之,外戚與黃門之爭,乃限製皇權之爭。

自上巳節遇襲,二戚便撕破臉。驚聞薊王不辭而彆,更有恃無恐。

董太皇,本已遷出簾外。待董重遇襲,從眾皆亡,單車逃回。衡量再三,垂簾必不能撤。遂又借口斷上巳懸案,再行入簾。

與竇太皇並垂簾。

少帝自無所謂。未元服親政前,依照祖製,當由太後並大將軍監國。永樂董太皇,乃少帝祖母,入簾亦無不可。

然何車騎,卻甚是忌憚。先前朝政,竇太皇多行秉公處理,未見偏頗。然自董太皇重入簾,凡何苗黨羽所提,多遭董太皇駁回。

然董驃騎卻無往不利。占儘先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