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3 風潮不減(1 / 2)

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3776 字 3個月前

.,

雞鳴時分,鐘樓自鳴。

鐘聲悠揚,滿城聞響。

為王妃掖好被角,薊王抽身下榻。自往浴室,沐浴更衣。

逢十日大朝會。比六百石及以上,百官列席。薊國千裡疆土,四百城邑。千萬國民。乃桓帝時五分之一人口。時至今日,大漢十三州,遠不及三千萬口。單薊國人口,幾為大漢半數。若以人口計,薊國橫亙幽冀,號稱半壁江山亦不為過。

能入合歡殿浴室,皆薊王近身之禦。函園三百禦姬,天光三殿美人,外加薊王妃嬪。一般宮人禁入。尤其自被**盜采精元後,太妃更嚴令禁止。謹防為母憑子貴,不擇手段。

薊王大夢初醒。不敢有絲毫怠慢。乃由函園貴人領函園美人,親自侍浴。昏睡三月餘,水滿則溢,月盈則虧。唯推陳出新,方不至積欲傷身。

撐霆裂月,掃穴犁庭。手足並用,口口相傳。非亞馬遜不能相持。

“殘寒銷儘,疏雨過、清明後。花徑斂餘紅,風沼縈新皺。乳燕穿庭戶,飛絮沾襟袖。正佳時,仍晚晝。著人滋味,真個濃如酒。”

神清氣爽,入無極殿用膳。諸妃早起,起身相迎。

劉備含笑示意。馬氏、杜氏、鄒氏,身懷六甲。命其安坐,萬勿輕動。宮中嬰兒大潮已過。瑤光貴人馬氏,並杜、鄒二美人,乃時下為數不多,孕身新婦。正如薊國三百城邑,已穩步突破四百大關。薊王子嗣,亦向四百徐徐迫近。

無妨。不算江表十港。及諸多海外荒洲。便是薊國四百城港,便足可分封。更何況還有西域都護百城。隴右五百牢城。如前所說,薊王先前趁設四方都護,將隴右牢城治權,皆劃歸輔漢幕府。即便流徙期滿,治權亦不變更。涼州牧閻忠,隻牧守西州漢人。餘下羌氐諸胡,皆為輔漢幕府所轄。由幕丞賈詡等人分管。

官寺所在地,乃洛陽東郭殖貨裡,輔漢大將軍幕府。幕僚又身兼宮職。上巳節後,皆隨薊王遷回國中。所謂“宮中府中,俱為一體”。陟罰臧否,不宜異同;內外法同,不宜偏私。

朝會時,幕僚與朝臣並列。

再加左右側席,門下屬吏並少府女官。靈輝大殿內,人才濟濟。所幸營造王城時,橫豎一裡,齊聚一堂,亦未顯擠。

薊王臨朝,百官心安。

先朝後國,先國後家。先議幕府,再理國政。

“四方都護既開,洛陽乃天下之中,幕府不宜輕動。然論水運之便,無出薊國之右。宜當在國中,擇址另建彆館,為幕府所用。”薊王遂看向左國令黃承彥:“國令可有合適之選。”

黃承彥起身奏對:“稟主公,薊國渠千裡流金,四季不凍。即便泉州冰封,無法入巨馬水路,亦可經由金州港等,不凍港往來薊國。尤其對漠北、**、東瀛三府而言,遠比洛陽更為便利。臣,竊以為,宜當在王都,擇址興建輔漢幕府。洛陽仍可作為大將軍府邸。”

薊王心領神會:“換言之,輔漢大將軍府邸與輔漢幕府分離。”

“主公明見。”黃承彥再拜。

“如此,當擇於何地。”薊王又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