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36 懷真抱素(1 / 2)

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4583 字 3個月前

董太皇竟不在。

由竇太皇,將安氏、馮氏,交由薊王之手。共入大殿,行婚儀。

薊王宮上下,已舉行多次。輕車熟路,莫過如此。

待禮畢,送入後宮無極殿。

請竇太皇入簾後,劉備坐於簾下。遂開宮宴,大宴群臣。

竇太皇正值盛年。又遠離洛陽勾心鬥角之地。避重就輕,心曠神怡。帝後風華,一覽無遺。此次諸母亦歸。見過太妃,便入門下署鸞棲館,由太醫左令華妁,悉心診治。董太皇不願下船。薊王於百忙之中,已命華大夫親自問診。

薊國醫術,獨步天下。戶戶藥圃,相延成習。藥材富足,藥價不貴。各式藥方,由方技館整理彙編,再經太醫院,臨床驗證,不斷改良,傳於後世。前立南學,門下署寺皆已並入。唯有醫學與方技,各自保留。足見持重。

上邦風貌,大有不同。簾後竇太皇,耳聽為虛,眼見為實。君臣相契,莫過於此。海內大賢,蜂擁而至,齊聚一堂,英才輩出。

古往今來,能以一國濟天下者,聞所未聞。大漢一藩,足見一斑。

薊國吏治,清廉高效,居功至偉。

薊王光融天下,明以照奸。自左右國相以降,德才兼備。一心俸主,忠心不二。若社稷終為薊王所得,亦是天命使然。

簾內竇太皇,目光如水,環顧大殿,停於薊王側顏。一時感慨萬千。

洛陽不回也罷。

薊國近北疆。又立冬宮於北海之濱。竇氏遺孤,當可正名矣。

酒過三巡,菜過五味。

薊王起身告退。竇太皇亦避入西宮,與太妃、王妃相見。

殿中遂交由義父、義弟,門下屬吏。百官起身恭送,落座後,推杯換盞,氣氛倍加熱烈。新婚之夜,洞房花燭在安貴人並馮美人寢宮。蜜月後,輪流侍寢,便在合歡殿中。一般而言,薊王不必移駕。究其原因,薊王夜幸七嬪。嬪妃名冊,並不固定。多避宜孕期。乃由安氏四姐妹,代為排序。交由王妃過目,再行刪減補錄。換言之,侍寢妃嬪,皆需王妃欽定。

六宮之主,掌君王家事。權力之重,兩漢無以複加。

自十字飛閣,步入東宮無極殿。七妃已恭候多時。

“諸位姐姐,何意?”劉備明知故問。

綰妃言道:“安貴人,馮美人,皆未經人事。勢孤力弱,恐有心無力。故我等姐妹,奉命前來相助。”

“奉誰人之命?”劉備笑問。

“自是母親。”七位小姐姐與長姐,自幼相伴。亦如劉備,稱母親。

“如此,且一同入殿。”劉備言道。

“不可。”嫣妃笑道:“我等皆守在宮門外。待小弟興猶未儘時,便出聲相喚。”

“如此,也好。”皆是自幼相伴的小姐姐,劉備自不見外。

安德莉婭為首的函陵宮姬,如花笑靨,為劉備開啟宮門。皆是枕邊人,多說無益。劉備步入殿中,登二樓寢宮,與二美人相見。

南港夜泊,月滿中天。

無由來一陣心悸。董太皇倏然驚醒。風中隱約傳來笑語歡聲,亂耳絲竹。

“來人。”董太皇無力輕喚。

“太皇。”榻下答話之人,正是童子申。

“今夜薊王又得新婦。當真羨煞旁人。”董太皇似喃喃自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