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38 誰人稱雄(1 / 2)

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4368 字 3個月前

薊王覲見後三日,董太皇移駕西宮增城殿。由華妁施以醫藥,病情大為好轉。

華妁斷言,已無大礙。王宮上下,皆鬆了口氣。

煙花易冷,琉璃易碎。正如此時二宮帝後。稍有不慎,延禍上身。

尋常百姓不知。薊國君臣,焉能無知。二宮太皇,名為送嫁,實為避難。少帝假扮史道人,暗中聯絡西州群雄,趁關東大軍壓境,二戚齊赴試兒禮宴,內外無備時,突施冷箭。將董驃騎,何車騎,一並拿下。又以雷霆之勢,儘除二人黨羽,獨攬大權。

話說,史道人身材五短,其貌不揚,尖嘴猴腮(注1)。正因身材瘦小,故少帝暗中假扮,又借惡臭蛆蟲遮掩。往來人等,唯有掩鼻遠觀,又豈會近前細觀。

這才給了少帝可乘之機。

話說,在往來探視“史道人”的一乾人等中,少帝必然暗中觀察許久。最後選定後將軍兼領並州牧董卓。為其助力。

董卓其人,孔武有力,素懷大誌。醉心權利,不甘人下,又苦無根基。正可為少帝一用。果不其然,二人一拍即合。少帝略施小計,便收服一員猛將。再得左中郎將呂布相助,於是裡應外合,一蹴而就。

不得不說。少帝以總角(少年)之身,完敗權傾朝野之二戚。得此成就,著實難得。

兩漢四百年,少之又少。

二宮太皇,心生忌憚,遠遁辟禍,亦是人之常情。不足為怪。

隻是離時難,歸更難。少帝手握八關,掌禁中內外。既已昭告天下,未定歸期。恐遙遙無期。

竇太後孤家寡人,無心大位。自無所謂。

然董太皇又豈能輕易割舍,這場潑天富貴。尤其為解瀆亭侯夫人時,孤苦無依,三餐不繼。一朝上洛,風雲際會。遂有今時今日之永樂太皇。

不過小敗一場,銼動銳氣。焉能投子認輸,前程自毀。

料想,董太皇必不甘心。

少帝如此想。何後亦如此想。天下有識之士,皆如此想。故無不拭目以待,遠遁薊國的董太皇,又將掀起何等滔天巨浪。

豈料,自避入西宮增城殿,好比泥牛入海。悄無聲息,水花不濺。整日與竇太後,薊太妃,相伴左右。無話不說,“親如姐妹”。

反常則妖。

奈何無從窺破天機,唯有靜觀其變。

擇吉日,薊王上表,求為前大將軍竇武平反。

表入禁中。少帝遂開朝議。黨錮已開,黨人遍及朝野。諸如程璜、曹節等,與之相乾人等,皆以作古。自無人非議。

於是少帝,準薊王表奏,遣使吊祠故太傅陳蕃、大將軍竇武等,枉死黨人。並赦免家小及從眾,許徒往比景家眷,悉數回歸原籍。

得少帝詔書。

薊王遂於百官大朝,請竇太皇入簾後。由學壇祭酒胡騰,並上計令陳奔,親述當年舊事。三台令胡輔,遂還本名竇輔。陳奔還名陳逸。

百官無不慨歎。更有人潸然淚下。對主公劉備,更是欽佩到無以複加。

陳逸、竇輔,皆出薊王同門。不料竟深藏有如此曲折隱情。話說,時主公不過十裡亭侯,竟有如此膽識,收留朝廷要犯。且收入門牆,引為肱股重臣。

以小見大。窺一斑而知全豹。

我主義薄雲天,氣衝霄漢。論天下英雄,無出其右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