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77 望洋興歎(1 / 2)

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4223 字 3個月前

,最快更新劉備的日常最新章節!

百裡運河,裁彎取直。穿越頓遜走廊,入頓遜河(克拉武裡河),直通頓遜西海(安達曼海)。

經薊國良匠實地測量,需鑿渠百五十裡。一旦鑿通,對時下皆走沿海航線的木製潛輪船而言,當十分便捷。更何況薊王已新辟象林港。海船經此港出發,走近海航線,穿越頓遜海渠,便可一路暢通無阻,奔赴身毒、安息。遠至羅馬。

區區百五十裡,何足掛齒。尤其薊國大利機關,營城術冠絕天下。築路修橋,穿渠圩田。早已得心應手。何必多言。

須知。千裡薊國渠,黃金水道,經年不凍。開挖難度,遠超頓遜海渠。時洪水泛濫,許多河道皆沒於大澤之中。尋找河流走向,再築堤鎖水,皆是水下施工。而頓遜海渠,皆平地開挖。海崎中央隆起之處,高不足五十丈。隻需建雙向船閘,便可通行東西。

待頓遜走廊,搖身一變,成頓遜海渠。可想而知,東西船舶輻輳,舳艫相接,帆檣如林。單是占道費一項,便可收到手軟。更加商船靠港,補給、修整、交易,諸如此類。頓遜富甲一方,仍將繼續。

且得薊國守備海渠。便是扶南大王,垂涎三尺,亦望洋興歎,無可奈何。

參考鯰魚效應。此,或可稱作:鯨魚效應。

薊國良匠,已在頓遜河口處,圈建港津。取名:西頓港。另一側海渠出口,取名:東遜港。

左遜右頓,貫通東西。皆為薊國所轄。

二港進出水道,設市舶屬寺。“海關”、“海市樓”、“海商會”、“交易所”、“貿易棧”等,一應俱全。另置水衡都尉府諸曹。領護海渠及二港。捎帶,庇護頓遜五王。

頓遜海崎兩側,島嶼眾多。島上野民,皆可向化。隻需人手充足,開鑿海渠,自當事半功倍。

具體實施,無需薊王操心。

擇吉日。薊王、扶南女王、並頓遜五王,登高設壇,歃血為盟,結成兄弟之邦。在此之前,薊王如實上表洛陽朝堂。細說詳情,又請立江表十港。

薊國大漢一藩,諸王與扶南等徼外番邦結盟,亦未僭越。

洛陽少帝,並南陽新帝,鏖戰正酣。惦記薊王新季獻費,且十萬八千裡外,蕞爾小國,無足輕重,可有可無。自當無不應允。

洛陽敕令傳來,還夾帶少帝口諭。安撫薊王,討要獻費之意,昭然若揭。國中千二百萬口。人歲六十三錢。計:七億五千六百餘萬。薊王又豈止一國濟天下。

洛陽朝堂,全年支出,皆來自薊王獻費。

給是不給。

“足額納獻。”劉備金口玉言。

“諾。”信使得令而返。

滅林邑一戰,得百億資財。其中足有七十億入庫。十取其一,上繳朝堂,理所應當。可解少帝燃眉之急。自征討關東,朝中多有非議。同室操戈,骨肉相殘,乃天家大忌。更加太後背後煽風點火,大肆籠絡宗室勳貴,黨人名士,欲求垂簾監國。可謂內憂外困,如坐針氈。

隻需薊王獻費一到。種種掣肘,當可迎刃而解。

利字當頭。終歸“拿人手短,吃人嘴短”。人皆如此,無有例外。

得薊王上表,少帝亦曾出口相問:頓遜何在?

滿朝文武,交頭接耳,一無所知。還是盧司空起身奏報:南距扶南,三千餘裡,國在海崎上,地方千裡,城去海十裡。有五王,並羈屬扶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