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81 荒島求生(1 / 2)

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4193 字 3個月前

那羅稽羅洲,“人形卑小,容貌黧黑”。此荒洲,由北、中、南,三座大島及周遭小島組成。計有二百零四個島嶼。

自北向南,群島呈長串形,總長千一百餘裡。海岸曲折,水道紛歧。有一係列穹窿形丘陵地帶,平行排列。最高馬鞍峰(薩德爾峰Saddle),位於北大島。

經水衡都尉屬艦先遣隊,登島實地勘察。那羅稽羅洲平地很少,僅有少數寶貴穀地,可供耕種。深井可出淡水。特產椰子及紅木。

隻需港口建成,駐守一支分屬艦隊,當可自給自足。

工匠言,中大島東海岸宜造港津。周遭穀地,皆可辟為良田。劉備欣然應允。

命後續船隊,繼續輸送物料。先期運至頓遜河口,預備修建西頓港的諸材,皆輸往那羅稽羅洲。興“稽羅港”。

雛鴉號則假扮成過路商船,繞島遊弋。誘海賊來攻。

那羅稽羅洲島夷,皆是食人部落。故島上並無海賊巢穴。先濱水下錨。督造長堤,而後圈建港津。立機關楯牆,防禦島夷偷襲。而後不斷逆進。深入內陸,圈占穀地。

島上森林茂密。就地取材,何其容易。待日落,收工入船,飽食安睡。薊國大舡,亦堅木包鐵,鐵壁鏵嘴。更有挹婁廬士居高守備。三尺島夷,仰望巨艦。如同蚍蜉撼大樹。

不出數日,港口已規模初具。

向化島夷來不及。先將火山遺民,儘數遷入,充填營地。多年荒島求生,讓船難遺民對島居生存,了若指掌。且比起先前火山簡易營地,稽羅港可謂判若雲泥。

楯牆堅木包鐵,內設機關推杆。望樓、箭塔、烽堠,林立。足可保營地周全。外出皆車行。機關馬車分拆拚組成工匠行營。亦可守備島夷突襲。

就地取材,層層推進。半月之內,港口已擴大數倍。高樓塔吊,拔地而起。深水井亦掘畢。這日,不斷繞島巡弋,穿越北大島,充作餌艦的雛鴉號,終被偽裝成漁船的海盜盯梢。

“主公,那幾艘漁船有異。”自幼長於船上的新任少府海丞阿米娜,首先覺察到異常。

“何以見得。”劉備舉千裡鏡眺望。

“看漁船航向,便知其順流而來。此時恰逢退潮,魚群回遊大海。漁船追之不及,豈有魚獲。”

“原來如此。”劉備眺望漁船,一眾漁夫及漁具,並無異常。原來航向與洋流不對。

魚群隨波逐流,漁船當逆進,方能迎頭撞上,收獲滿滿。如此追著魚群,焉有所獲。此地洋流走向,自非劉備所知。

幾艘漁船,趁機分掠。迂回雛鴉號周遭。待抵近,便有漁夫高舉盛器,大聲叫賣。

沿途補給,亦是商船常態。

得薊王應允,阿米娜順下左舷,與之隔空對話。

雙方一問一答。有說有笑,看似閒聊。先買魚獲,再問沿途海況、野港。諸如此類。漁夫知無不言,言無不儘。阿米娜頻頻點頭,笑容可掬。漁夫見其漸漸放下戒心,遂旁敲側擊,詢問雛鴉號上諸情。

阿米娜雖多有隱藏,然言語間,卻也有意無意,露了些底。

隻說是受海外黃門署所派,遠赴比景。

大漢於徼外諸國,設黃門署寺。專為宮廷采買海外奇珍異寶,年年輸往大漢。便是海賊亦有耳聞。漁夫得聞,心中竊喜。必是條大魚。

閒聊幾句,紛紛四散而去。

目送漁船遠去,阿米娜嘴角微翹:“魚兒上鉤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