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101 明示萬裡(1 / 2)

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3105 字 3個月前

,最快更新劉備的日常最新章節!

“鮮卑檀石槐,曾立王庭於彈汗山歠仇水上,放馬陰山。東西部大人皆歸服。”賈詡言道:“後高車南下,吞並草原零散部族。便有不願裹挾入高車者,自南北孔道,逃往陰山南麓。多年休養生息,聚成部落。見山下商隊往來,遂起盜心。”

“陰山南北孔道,何處可通車馬。”薊王又問。

“白道、稒陽道,皆可通漠北。”賈詡答曰:“白道扼守南麓白道川,北出有高阪,謂之白道嶺。稒陽道,乃前漢武帝時建,亦為陰山南北通道。乃五原郡通塞北之交通要道。以稒陽縣得名:‘北出石門障得光祿城,又西北得支就城,又西北得頭曼城,又西北得虖河城,又西得宿虜城。’謂‘塞外列城’者,便是指此。今漢為南匈奴牧地,稒陽、蒱澤二縣均已撤治,泛稱‘稒陽塞’。”

薊王曾在石門障,偶遇為父送葬之呂奉先。自然知曉此處詳情:“稒陽塞,年久失修。烽燧儘毀,唯剩亭舍猶在。元直既設此謀,當取白道川、稒陽塞,修築新城。命普富盧、那樓二人,收攏部族,守備陰山南北孔道。”

“稒陽塞今為南匈奴牧地。若分陰山部落,恐激兵變。”左相崔鈞起身奏對。

“南匈奴,今皆農牧城居。陰山下難覓蹤跡。正因如此,方至馬賊盤踞。孤去信一封,南匈奴單於,自無異議。”薊王言道。

“主公明見。”群臣下拜。

“命普富盧、那樓二人,為部落大人,聽命於護烏桓校尉。新築白道城,重築稒陽城,守備陰山。”薊王言道。

“喏。”中書令趙娥,遂擬敕令。

“啟稟主公。白道、稒陽道,亦需重築,以便商隊往來。”左相崔鈞奏道。

“可也。”劉備欣然應允。修城守備南麓商道,修路示好北麓高車。二全齊美。築路營城,薊王輕車熟路,何其易耳。

左相又奏道:“有白檀豪商難離氏,外通馬賊,暗行不軌。今人贓俱獲,請主公定奪。”

“謂‘難離氏’者,可是原涿縣,馬市胡商。”劉備已知。

“正是此人。”胡商往來樓桑,與薊王相識,已有二十餘載。便是耿雍,崔鈞等人,亦頗為熟絡。先前薊王不過十裡亭侯,胡商為上穀烏桓王難樓專營牛馬。後難樓起兵圍攻逎國。為薊王所滅。上穀烏桓部,無分老幼,皆被掠入薊國,遷居安次縣。胡商無馬可售,於是北上白檀,久成豪商,號“難離氏”。

本以為,誠實經營,聚財成富豪。

豈料勾結馬賊,為其通風報信,買賣銷贓。所獲,皆是不義之財。

因是薊王舊交。且薊王又是長情之主。穩妥起見,竇賓將此事,單獨奏報。

“暗通馬賊,罪不可恕。抄家滅族,赦老母幼子。”薊王果然法外開恩。須知,少時隨恩師南下平亂。薊王夷黃穰三族,舉族無有幸免。誠然,通賊與謀反,亦非同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