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117 水淹三軍(1 / 2)

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4886 字 3個月前

二人枯坐無言。四目相對,各透一絲悲愴。

“代漢者,宗王也。”太傅楊彪忽言道:“言指薊王否?”

盧植不置可否:“無王莽篡漢,何來光武中興。”言下之意,薊王非王莽。

“薊王恪守臣節,從未僭越。正因深知薊王秉性,故陛下急欲穩坐帝位。如此,方能號令群雄,得以薊王為首,天下宗王北麵稱臣。”楊彪常伴君側,知之甚深:“陛下遠不及元服,何其急也。”

盧植麵無表情:“南陽大水,幾無可免。但求薊國橫海大艦,能及時趕到。救萬民於水火。”

楊彪歎道:“司空莫非,去意已決。”

“嗯。”盧植輕聲言道:“先冤殺袁隗滿門五十口,又置百萬黎庶於不顧。今漢亡國之君,非桓靈二帝。乃出當今陛下也。”

無外人在場,盧植終吐露心聲。

楊彪聞言,不由老淚縱橫。可歎大漢忠良,何其多也。

“薊王來函。言,南廣陽大學,缺一‘下庠令’。又說,所撰《大百科全書》,亦苦無人手。老將至矣,洛陽終非久居之地。不日舉家北歸。太傅珍重。”

“司空珍重。”臨行前,楊彪又言道:“若大學亦缺人手,老朽可為薊王一用。”

“太傅若來,薊王自當掃榻以待。”盧植躬身相送。

車駕尋路下山。楊彪心氣難平。函園百姓,皆薊王守陵人。嬉笑怒罵,鮮活人聲。陽渠水道,日日帆滿。轉運海外奇珍,薊國名產。

洛陽百姓,深得其利。曆經兵變,二宮流血。四郭生靈塗炭,爭相避入函園,求保平安。如今,半數洛陽百姓,皆遷入函園安居。九阪懸樓,更聚攏宗室貴胄,洛陽高官三千戶。

人心向背,何必多言。

隻需天時地利並人和。薊王輕車上洛,昭告天下。再續二百年煌煌天漢。三興可待。

“生食漢祿,死為漢臣。”楊彪止淚長歎:“老夫此生,終不負大漢。”

虎牢關,中軍大堂。

黃門令左豐,車駕入關。董卓領一眾虎狼將士,披甲相迎。

“見過少令。”董卓莽撞抱拳。

“奴婢,拜見後將軍。”左豐神態自若。伴駕數帝,又為薊王親信。時至今日,左豐還有何所懼。

見左豐麵色不變,董卓這便收攏傲氣:“請堂內一敘。”

“後將軍請。”左豐頗知進退。

待簇擁入內,左豐遂宣詔命:“著,後將軍兼領並州牧董卓,即刻回京,不得有誤。”

“嘶……”董卓一時驚疑不定:“敢問少令,有何要事,竟如此急迫。”莫非陛下已起殺心。

左豐附耳言道:“陛下已覓得破敵良策。故欲將此功,授於後將軍也。”

“哦?”董卓又驚又喜,半信半疑:“內中隱情,煩請少令細說一二。”

身陷大營,生死之間。左豐焉能不知深淺:“太尉罷黜,三公缺席。陛下欲拜後將軍為三公也。恐難服眾,故欲將討逆大功,暗授後將軍當麵。如此,足可堵悠悠眾口。”

此段話,半真半假。極為高妙。

董卓一時心癢難耐,這便低聲下氣,陪儘笑臉:“敢問少令,陛下有何良策,可破南陽之敵。”

“且附耳過來。”左豐故弄玄虛。

董卓不疑有他,急忙附耳。

“太史令言……”左豐聲音漸消,然董卓卻越發張揚。

待細細聽完,閉目後仰。少頃,斷喝一聲:“來人,速請軍中巫祝。”

“喏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