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152 善刀而藏(1 / 2)

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4102 字 3個月前

.,

“反·嫁禍安國之計也。”許攸一語道破。

略作思量,陳琳搖頭不信:“大將軍乃太後一母同胞之兄。焉能棄之不顧,隻為激怒董卓。”

“唉......”許攸一聲長歎:“如孔璋所言,何苗與何後確是一母同胞。然卻一母二父。何苗本名朱苗。其母改嫁何父,再生何後。常聞,何後素與大兄何進親近。與二兄何苗,反不如大兄。自大將軍何進故後,何後雖未遷怒何苗見死不救。然心中如何作想,外人又豈能知。”

“如子遠所言,外人既不知,又如何斷定,何後遷怒何苗,故棄之不顧。”陳琳反問。

許攸一語破天機:“舞陽君遠避薊國,乃何後有意為之也。”

“嘶——”陳琳倒吸一口涼氣:“莫非,恐傷其母,故先行遠避。”

“然也。”許攸言道:“莊子曰:‘提刀而立,為之四顧,為之躊躇滿誌,善刀而藏之’也。”

“善刀而藏。”陳琳一時冷汗淋漓。不料何後竟有此等心機,此等手段。又是此等,舉重若輕,風輕雲淡。

少頃,又追問道:“何後何所求?”

略作思量,許攸答曰:“今太師與大將軍,勢如水火,斷難兩全。朝堂紛爭再起。董卓其人,狼子野心。何苗本怯懦無膽之輩,今身受奇恥大辱,恐至發奮。與董卓勢不兩立。”

“又恐董卓一怒之下,兵行險招。”許攸眼中精光一閃:“妄行廢立。”

“廢立天子?”陳琳表情,可想而知。

“然也。”許攸言道:“董卓竊以為,天子乃出何後,必心向何苗。為求自保,唯有除根。若廢少帝,當立......”

“董侯?”陳琳徹骨極寒。

“正是董侯。”慮及此處,許攸反自生疑:“何後一心垂簾。為何傷人傷己。反令**人貴子得利。”

此,亦是史夫人,百思不解之處。

陳琳試問道:“許,太後並無此意?”

許攸剛想反駁,忽話鋒一轉:“孔璋此言,不無道理。”

陳琳遂暗自鬆氣。內心深處,陳琳終歸不願承認,母儀天下之大漢帝後,竟是如此蛇蠍心腸。更不願承認,堂堂丈夫,智機竟不如一婦人。

薊王都,輔漢幕府。

“此乃何後抽身之計。”中丞賈詡,一語中的。

幕府三丞,分掌治政,日理萬機。百忙之中,得洛陽邸報,遂相聚一堂。

“何後為全麟子,故行嫁禍之計。”李儒亦如此想。

“何後女中豪傑也。”荀攸有感而發。

三人足智多謀,不分伯仲。聞弦歌而知雅意。李儒問道:“可配我主乎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