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158 太後有疾(1 / 2)

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4470 字 3個月前

.,

“然也。”得董卓重金賄賂,史夫人遂代為進言。

“何故之有?”少帝追問。果然薊王無小事。

“隻因太師欲求青牛師,為大將軍療傷……”史夫人遂將前後諸情,娓娓道來。

“原來如此。”少帝不禁慨歎:“太師漸露權臣之姿也。”

史夫人又言道:“妾,竊以為,此亦是朝堂之福。”

“何以見得?”少帝反問。

“權臣遠甚賊臣。”史夫人一語中的。

少帝幡然醒悟:“阿母,言之有理。”

史夫人又道:“賜婚薊王,斷不可失禮。”

“當循舊例。先封華妁為縣主,再賜婚薊王。”少帝言道:“安貴人湯沐邑毀於南陽大水。今再擇一縣補之,正當適宜。”

“陛下明見。”史夫人歎道:“如此,薊王當渙然冰釋。”以己度人,一縣湯沐儘毀。薊王焉能不怒。息事寧人,共克時艱,亦是明智之選。

“阿母所言極是。”少帝亦覺心安。

史夫人再進言道:“陛下封薊王為尚父,故賜婚之事,當請太後代勞。”

少帝心領神會:“阿母所慮周全。”

“妾,不敢居功。”史夫人百萬薊鈔入手,何須邀功。

少帝微微一笑,並未說破。俗謂“重賞之下必有勇夫”。史門細作,亦需打點。史夫人斂財有術,生財有道。亦是少帝樂見。

這便命黃門令左豐,入西園通稟太後。

左豐不敢怠慢,輕車入園,登千秋殿,於軒下傳語長樂太仆趙忠。

趙忠亦是一愣:“敢問少令,陛下何意?”論名聲,華妁遠不及其父華佗。其人如何,二宮一無所知。且久侍薊王身側,如前左國令士異,收入宮闈,何其易耳。何必多此一舉。其中必有緣由。

入殿通稟前,趙忠自當問個明白。

左豐便將前後諸情,和盤托出。

“原來如此。”趙忠慨歎:“太師竟能有此舉,令老奴始料不及。”

“奴婢亦有此感。”左豐亦歎。

“少令稍待。”趙忠遂入殿通稟。左豐隻需殿前靜候便可。

趙忠趨步近前,將陛下所托,娓娓道來。

“嗯?”簾內何後,頗覺意外:“董卓身旁,必有高人指點。”

“莫非是尚書令許攸。”趙忠想起一人。

“尚不得而知。”何後眸生異彩:“董卓若如此行事,當為權臣也。”

略作思量,趙忠已會其意:“先前皆言,太師一介賊臣耳。若為權臣,乃社稷之福也。”

何後輕輕頷首:“我兒遠不及元服,便急於親政。故朝野頗多非議。董卓高居上公之首,若能為權臣,當可令百官肅然,群臣禁口。隻可惜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