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161 漢祚複興(1 / 2)

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4142 字 3個月前

.,

薊王都,北宮,合歡殿。

隨悠揚鐘聲,響徹全城。劉備輕輕睜開雙眼。

懷中美婦,亦輕提眼簾。奈何一夜承歡,無力起身。公孫王後逢休沐,行上食禮。同牢合巹,與王同宿。

今日休沐,劉備亦不心急。待天光大亮,王後稍稍恢複些氣力。輕輕睜開美眸,柔聲催促。劉備這才徐徐抽身。

吳房君華妁,已恭候多時。

清洗熱敷,善加打理。服侍薊王披衣,恭送入浴室。華妁退出殿外,再等王後起身。

沐浴更衣,入無極殿用膳。再登瑞麟閣,理畢政務,與群妃伴遊不遲。幕府、封國,雙軌並行。兩套班底,英傑輩出。“治大國若烹小鮮”。果不其然。

《韓非子·解老》:“事大眾而數搖(動)之,則少成功;藏大器而數徙之,則多敗傷;烹小鮮而數撓(翻動)之,則賊其澤;治大國而數變法,則民苦之。是以有道之君貴靜,不重變法。故曰:‘治大國者若烹小鮮。’”

言下之意,國策方針,一經確立,切忌朝令暮改,萬勿左搖右擺,勞民傷財。

或有人言,國策有失,卻不行亡羊補牢。明知不可為而為之,豈是明主乎。

首當其衝,國策方針如何確立。如薊王這便,曆經二十載,取長補短,裁彎取直,去偽存真,去蕪存菁。乃至放之四海而皆準。遂成國策,何言“不可為”。

萬事需逐其根本,切莫斷章取義。

待薊王入閣。士貴人、宋貴人、馬貴人、安貴人,皆在。諸如鄒美人、杜美人、馮美人等,亦在。

自王妃尊王後。偏妃亦升王妃。故薊王後宮,再無偏妃或側妃封號。王後、王妃、貴人、美人、禦姬、宮女、宮婢。另有宮官,品秩不等。

宮婢名義上低於宮女。實則多為妃嬪陪嫁之媵妾。俗謂“向陽花木易為春”。有代女君侍寢之權。

話說,前漢宗室,景帝六子,今漢光武帝劉秀並更始帝劉玄五世祖,長沙定王劉發,母唐姬本是程姬侍女。景帝還是太子時,召幸程姬,程姬因月事不能侍寢,遂將侍女唐姬梳妝打扮,送入寢宮。景帝酒醉,以為是程姬,春風一度生下劉發。後遂將女子月事,稱之為“程姬之疾”。

隻不過,薊宮召幸,皆是七妃。且逢不宜,則會輪替。故陪嫁媵妾,並無機會侍寢。君王之妾,亦非常人。宮婢領三百石家俸。家中父兄,亦有民爵傍身。宮人品秩不等,二百石,至百石宮俸皆有。

誠然,“近水樓台先得月”。待薊王百接長生,終歸能得償所願。平日擊鞠賽馬,機織女紅。入東宮照看諸王子,亦樂此不疲。

薊王春秋鼎盛,尚不及而立。若能長命百歲,足餘七十載光蔭。今漢不過二百年。再續二百年江山,於薊王而言,何其易耳。

協辰夫人黃景華,如願入媵伴嫁。舉門遷入薊國,暫居雲台觀邸。待北渚司寒館築畢,再遷入館中為國祭祀。

今漢求仙問道,蔚然成風。如前大將軍竇武妹,竇瓊英。太尉黃瓊之女,黃景華。皆出身勳貴世家。卻“少好仙道”,“密修至要”。足見一斑。

協辰夫人為何自薦枕席,舉門來投。薊王問過方知。

原來,乃因“卯金刀劉,漢祚複興”。

秦漢之交,讖緯之學興起,宣揚劉氏具天命。如《春秋演孔圖》:“卯金刀,名為‘劉’,赤帝後,次代周。”待兩漢之交,光武中興時,亦出“劉氏複起,李氏為輔”,“劉秀發兵捕不道,卯金修德為天子”之讖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