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194 輕車南下(1 / 2)

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4559 字 3個月前

.,

函園,陽港。

何苗連人帶榻,被合力抬入車駕。

臨行前,何苗問道:“車駕出園,再無退路。太後可否明言?”

何後這才實言相告:“流香暗渠,直通濯龍。園內數萬之眾,竟無一具屍骸。董卓焉不見疑。隻需火儘入園,暗渠必為人所知。逃往何處,不言自明。那時,董卓必遣心腹,扼守八關,截斷水路。北上不易。”

太後所言,確有道理。

如今園內餘火未滅,熱浪逼人,斷難靠近。待火滅,董卓必遣人入園,挖掘廢墟,搜尋遺骸。無有焦屍,必然生疑。無需掘地三尺,順流香渠水,便可窺得暗渠入口。如此順藤摸瓜,函園陽港,遂成眾矢之的。

心念至此,何苗問道:“莫非太後乃行,瞞天過海之計也。”

“然也。”何後欣然一笑。

帝後聖顏,何苗不敢直視。然不知何故,心中仍有一絲疑慮。

車駕由甘始、東郭延年、封君達三人護送出園,尋路奔赴伊闕關。

一切皆如何後所料。

待西園火儘。董卓遂命人入園。搜尋太後遺骸,欲風光大葬。

豈料掘地三尺,千秋殿廢墟之下,並無太後蹤跡。甚至廣廈千間,重樓列肆,亦無一具焦屍。

牛輔急忙來報,西園廢墟,無有屍骸。

董卓怒急:遍搜西園。

牛輔亦知事大。領兵入園。密集搜尋,流香暗渠,遂被發現。

董卓幡然醒悟。若無暗渠引水,如何能四季流香。舟入暗渠,出濯龍園。太後華雲號,已不知所蹤。自華雲號重返洛陽,便一直泊於園中。帛闌樓船,豈能不翼而飛。

逼問園吏。方知三日夜,華雲號並大舡十艘,列隊出水門。順下陽渠,投奔函園而去。

大事不好。

牛輔登台通稟。董卓悔恨不已:中計矣!

急招許攸登台相見。

“太後母子,並西園數萬之眾,趁火起,經暗渠,避入函園。某徒背惡名,如之奈何。”董卓顧不得胯下創傷未愈,劈頭便問。

“四麵大火,插翅難飛。”許攸猶不敢信。

“迭石機關,暗藏玄機。”董卓遂告知暗渠。

“不料園中竟有此等玄機。”許攸麵色,可想而知。

“某,小覷了太後。”董卓亦追悔莫及。

許攸言道:“若舟行陽渠,必入函園。”

“既入函園,該當如何。”董卓追問。

“函園乃薊王陵。若無真憑實據,不可擅入。”許攸斟酌言道:“洛陽八關,固若金湯。隻需扼洛水舟橋,阻斷水道。內緊外鬆,寬進嚴出。數萬之眾,如何能陳倉暗度。”

“來人!”許攸足智多謀,董卓自當言聽計從。

陽渠東、北、西,三麵環抱洛陽,南通洛水。函園在西,若遠赴薊國,需入洛水。南下最為便利。若北行,則需東折繞行太倉港,經東郭鴻池,南入洛水。如此一來,隻需沿洛水,東西分設關卡,截斷航道。陽港船隻,斷難通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