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218 贈刀之義(1 / 2)

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5361 字 3個月前

.,

三十裡平川,片刻可至。

蹄聲隆隆,好似雷鳴。

越過無名矮丘,入目一片開闊地。

“此地何名?”董旻揚鞭一指。

“罾(zēng)口川。”便有斥候答曰。

“罾,網也。”董旻笑道:“甘(夫人)入罾口,必被活捉!”

時暮靄深沉,漸起寒風。

胡軫極目遠眺,流民密如蟻聚,隱約可辨:“莫走了甘夫人!”

胡軫、董旻,**、李蒙、王方,五人並駕齊驅,引鐵騎,掠下長坡。

聞悶聲如鼓。追身而至,漸成雷鳴。車中甘夫人遂言道:“追兵至矣。”

何苗亦曾領兵出征,故不陌生:“該當如何?”

“依計行事。”甘夫人神色如常。

“喏。”何苗推前窗喝道:“夫人傳令,依計行事。”

“喏!”駕艙內,青牛師打馬揚鞭,輕車漸漸起速。

流民自樊城斜向西行。秦胡鐵騎,自北南下。流民隊伍,綿延十裡。散布曠野,章法無度。被鐵騎攔腰撞入。

然遙見騎兵衝鋒,流民奔走哭號,四散潰逃。且秦胡鐵騎,隻為尋甘夫人,未及濫殺。前鋒破缺而出。便見遠處數騎,正護一車駕,直奔鄧城而去。

“必是甘夫人!”董旻狂叫:“速追!”

左右齊聲應諾。縱馬殺奔而來。

“小心埋伏。”胡軫提醒。

“我等遠來,甘夫人亦初至,何來埋伏。”言罷,董旻已不惜馬力,揚長而去。

胯下軍馬,如何能比騄驥神駿。時先帝“(光和)四年春正月,初置騄驥廄丞,領受郡國調馬。”

先帝以“騄驥”命名,廄中良馬可想而知。

本以為,縱馬馳騁,必快過車駕。豈料隻追不近。待董旻俯身回看,周遭隻剩前鋒百人。餘下先後掉隊。騎兵行軍、衝鋒,所耗馬力,天壤之彆。此乃婦孺皆知之常理。日行三百裡,與疾馳三百裡,斷難等同。

就騎兵而言。先鋒斥候,馬匹最為優良。稍次乃左右二翼。中軍再次,後軍最次。誠然,將軍馬如同將軍甲,不可與兵士,相提並論。

人亦如馬。先前慢跑,混成一團。待衝刺時,快慢立見分曉。

故騎兵衝鋒,絕非列陣時所布“幾何圖形”。與人相似,一團一團。領跑、跟隨、拖後,大致呈三大集群。其中小團體,不可計數。

先鋒遊騎,縱馬急追。將同伴皆甩在身後。

“百騎足以。”利字當頭,董旻已無從多想。

心念將起,忽見二騎脫離車隊。左右迂回,並馬反衝。

“不知死活。”董旻怒極反笑:“殺!”

百餘前鋒,搭箭張弓,亂射二騎。

一人揮戈撥去。一人弓開滿月,與敵對射。

利箭破風,往來呼嘯。見左右接連中箭落馬,董旻方知事大。

必是白袍!

先前匹馬單槍,透陣而出,又揚長而去。如今人馬具裝,玄甲黑鱗。如何能辨。

董旻悄悄勒韁,放低馬速。任由左右,棄弓抽刀,奔衝而去。

一個照麵,人仰馬翻,熱血噴濺。

刀鐮割首,矛槊刺喉。

聯手斃敵,透陣而出。

“殺此二人者,賞百金!”董旻揮鞭叫囂。忽覺眉心刺痛,猛趴伏馬背。

此時不走,更待何時。董旻頭也不回,打馬便走。身後人馬嘶鳴,凶多吉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