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223 陌路相逢(1 / 2)

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4551 字 3個月前

,最快更新劉備的日常最新章節!

一日車行,人困馬乏。水印廣告測試 水印廣告測試不敢入亭舍,遂夜宿山野。許攸足智多謀。雖不敢妄言,算無遺策。然考慮甚是周全。車內機關暗格,物什、器具一應俱全。

自薊國大興機關之利。大小機關器,風行天下。奇思妙想,巧奪天工。居家出行,兩相宜。若非輕車亡命。待清平盛世,與好友,遊曆天下,亦未嘗不是一件幸事。

冬初夜涼。車身支起避風皮帳,燃起一爐篝火。車夫打理好馬匹,又為二人燔炙好美味,便在帳下寢囊(睡袋)內安睡。

何苗與許攸,並坐門下踏板,一壺暖酒,手手相傳。

何苗有感而發:“喜賀詩就酒,隔壺手自溫。”

“上賓思下句,急煞後來人。”許攸含笑作答。

“子遠亦知薊王之事乎?”何苗將翠玉瓊漿遞回。

“薊王無小事。”許攸言道:“上句看似平淡無奇,實則大雅。”

“願聞其詳。”何苗忍住酒意翻湧。

“‘雅者,正也,言王政之所廢興也。政有小大,故有《小雅》焉,有《大雅》焉。’俗人附會風雅,多置美酒佳肴,食前方丈。然真雅士,以詩化酒。誦千古名篇,唇齒流芳。然美酒何來?”許攸反手指心:“乃隨身攜來,留有餘溫。手手相傳,如你我這般。”

“必是至交好友,路上偶遇。不及置酒菜。遂席地而坐,以詩就酒,直抒相逢之胸臆。”以己度人,何苗深有體會。

“薊王乃真豪傑。”許攸歎道:“與會嘉賓,皆身臨其境。故無人應答。”

何苗信服:“子遠,恨不能與薊王,異路相逢。故深有體會。”

許攸已見慣不怪:“叔達所言極是。”

“走時匆忙,未及多問。”何苗言道:“子遠欲往何處?”

“夏路直通江岸,明日當可抵達。”許攸似有未儘之言。

何苗也已習慣:“如子遠所料,江陵必有接應。”

許攸卻搖頭:“某實不知也。”

何苗亦有所慮:“待追兵至矣,何不棄走夏路,避走小路,當可掩人耳目。”

“不可。”許攸言道:“正如(甘)夫人,循伊水南下。若避走小路,斷絕蹤跡。所設苦計,不攻自破也。”

“原來如此。”何苗這便醒悟:“夏路,乃為夫人指路也。如此一路追索,遠離十萬流民,無從遮掩,且心牽麟子,必不起輕生之念。”

夏路,時下又稱“南道”。言指二京通南方之大道。因終點在荊州,故又俗稱“荊州道”。自渡漢水南下,可輕車疾行,暢通無阻。唯至江陵,被大江阻斷。需僦船橫渡長江,複可北行。

今漢,建初三年,章帝徙其弟钜鹿王(劉)恭為江陵王。元和二年,江陵複為南郡。故城仍沿其名。畢竟王城,規模製度,遠非下縣可比,又因因扼夏路,守長江。水陸要衝,商賈雲集。更有薊國海市,常駐於此。南下荊南,深入蠻區。穿靈渠,繞行大循環水路。

換言之,隻需抵達江陵,何苗並阿鬥,便可避入海市旗船。

何苗既知,甘夫人亦知。身後追兵亦知。唯許攸心知肚明。一乾人等,必趕在抵達江岸前,截住阿鬥。否則前功儘棄。

“夫人快馬疾行,恐被追上。”何苗言道:“何不夜行。”

許攸安慰道:“叔達勿慌。某已料定,必無驚無險。”言下之意,二人輕車先行。待眾人發覺,已過一日。再加橫渡漢水,費時費力。便是快馬加鞭,星夜兼程,已恐難追上。

“如此,便好。”許攸言之鑿鑿,何苗焉能不信。奈何,總有一絲憂懼,揮之不去。

許攸觀其神色,了然於胸:“夜已深,早睡早起。”

聞“早睡早起”,何苗便暫且安心。入車廂安睡。

不等雞鳴,忽又驚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