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243 十有八九(1 / 2)

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3928 字 3個月前

,最快更新劉備的日常最新章節!

太史慈與馬賊王女阿招,自幼竹馬青梅。不出意外,太史慈非阿招不娶。且有義兄美玉在前。薊人娶妻娶賢,無有門戶之見。

大丈夫隻患功名不立,何患無妻?”

且北人怒殺父兄,卻不害母親。殺父並無大仇。且自遷入西林,婦孺皆認劉備為主。稱“大人”。故西林邑中所居,皆劉備部族。與大震關城、北海冬宮各部,如出一轍。

劉備繼鮮卑大單於之位。今又加王後公孫氏,為大閼氏。凡東胡王妃,皆號閼氏。再有四百年漢匈和親,漠北無王庭。匈奴南下,歸附大漢,早成慣例。身具天家血脈,為漢室宗親的薊王劉備,於北人而言,自不是外人。

依照草原道義,劉備自是大單於無疑。

此禮法道義,深刻影響塞外草原。非劉不王,更深入人心。

正因牽掛義弟,劉備才拋磚引玉。赦免林邑王女。薊王行事,忠義兩全,道義為先。

林邑王竊據漢境,裂土稱王。不忠在前,不義當先。薊王賜加黃鉞。攻無道而伐不義,則福莫大焉。光複舊縣,亦功在社稷。無可指摘。且隻誅首惡,善待從眾。更無損道義。

赦免林邑王女,自是仁義之舉。

大漢一藩,手握強權。俯首稱臣,感激涕零,尚且來不及。如何敢生異心。更何況一介女流之輩。為人婦,為人母。一人為禍,累及三族。何其不智也。

言歸正傳。

謂成家立業。張郃成親後,亦添穩重。新婚燕爾,舉案齊眉。

扶夫人下車,入堂拜見超母。再獨去後院,尋馬超等一眾兄弟。

“大哥。”馬超等人,整衣來見。先前喂羊,衣衫不整。潘璋先出相迎,眾人後至。

“眾賢弟。”張郃含笑回禮。

共入乾欄重樓二層,馬超居室。

重樓五層,層層皆置前後大平座。簷窗已先於鄰裡,換裝雙層清鋼琉璃。左右無不豔羨。皆知乃賽馬所獲。來路清白。

多年前,時樓桑令樂隱,見縫插針。沿西林邊界排建高樓、院落。安置分到樓桑的千戶北地羌人。又以清溪為界,辟成北溪、南溪,二街衢。每衢五百戶。前院良田,戶戶五十畝,下樓便可耕種。周圍皆東羌族人,抱團取暖,互相幫襯。掐指一算。自打舉族販來,已曆經數載,生活安逸。早成薊人。

後院林中野地,今亦蓋滿連綿樓宇。橫三豎五,縱橫街衢,合稱大溪地。薊王舅父、儒宗門徒,先後遷入。聚攏繁華,遠超先前。

樓桑乃薊國商都。商賈齊聚,八方客來。西林港,橫跨清溪兩岸,港東背靠大溪地。將西林與樓桑連成一體。西林、樓桑二地,城港相加,常住人口破百萬。其中薊人五十五萬。客庸四十五萬。謂客庸者,多與薊人沾親帶故。假以時日,買田遷戶,入學落籍,因功入籍,皆可為薊人。尤其周遭部族,嫁入薊國者,十有八九。此非虛言。

三郡烏桓,十四部鮮卑,南北高車,甚至南匈奴,牧民之家,八成以上,皆與薊人結親。得姻親擔保,便無需五戶聯保。可入薊國,經商學藝,客庸千裡國境,往來四百城港。便是應募傭兵,亦有權限。

如前所說。凡客庸,皆錄入《客籍薄》。滿五載,得雇主舉薦,五家連保,便可落籍。若無五家親眷,亦無五家雇主,則由市樓據客庸口碑,代為作保。落籍後,享有薊國《圩田製》並《二十等爵》,及《薊法》所定立之諸多便利。

便是客庸,晉升之途,薊國亦設置完備。治下吏民,皆有出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