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251 入鄉隨俗(1 / 2)

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4131 字 3個月前

,最快更新劉備的日常最新章節!

“因我弟,魯基烏斯·奧雷裡烏斯·柯莫杜斯·安東尼努斯(ci aureli od anton)。後被稱為康茂德的羅馬暴君。”魯琪拉答曰:“為承父(帝)位,康茂德急需一位將軍盟友,來獲得羅馬軍方的支持。如此,才能與元老院抗衡。”

“父死子繼,天經地義。”長姐不解:“為何要你屈就,舍身行美人計。”

“長姐有所不知。與大漢不同。自五賢帝始,羅馬帝位,便由‘養子繼承’。作為親生子,康茂德若要除舊規,承帝位,須握強權。於是,羅馬將軍們的支持,尤為重要。”

“原來如此。”簡單了解了羅馬帝國五賢帝時代的“養子登基”,公孫長姐輕輕頷首:“如此行事,當可防一家獨大。”

“元老院正是此意。”魯琪拉言道。

養子繼位,今漢亦有先例。且君王無嗣,擇宗室子承帝位,亦是宗法所規。靈帝繼位,便循此例。

“既如此,為何與之同謀,助其登基。”長姐又問。明知“親子繼位”不可為,為何還要履行這場政治聯姻。行美人計,籠絡羅馬將軍,助康茂德登基為帝。

魯琪拉答曰:“康茂德言其患有隱疾,不能生養。又許諾認我子為養子。”

長姐心領神會:“養子登基為帝。”

“正是如此。”魯琪拉眸中恨意,一閃而逝:“謊言終將敗露。不久便傳聞,康茂德妻,克麗絲庇娜孕身。”

如此一來。刺殺便合情合理。參考康茂德的所作所為,自此往後,羅馬帝位,必行父死子繼。百年後,傳位親生子無疑。

更有甚者,康茂德繼承帝位,打破了五賢帝以來,“養子登基”的羅馬傳統,引起元老院強烈不滿,被視為異端。於是在幾位議員的勸說下,妒火中燒的羅馬皇後魯琪拉,遂遣人行刺。

史載,大漢光和五年(182年),康茂德在劇院遇襲。雖逃過一劫,卻性情大變。

刺殺事敗,幾位受牽連的元老院議員皆被處決,而魯琪拉本人則流放卡普裡島。若無薊王萬裡救援,稍後亦會被康茂德秘密處決。

此次刺殺,於姐弟二人,皆是一場悲劇。

時過境遷。身負行刺羅馬皇帝未遂惡名的魯琪拉,卻在薊王宮中,道破心聲:“刺客非受我指使。背後主謀,另有其人。”

公孫長姐,並不意外:“與其擇廣庭大眾之下,揮刀相向。不若暗攜毒酒一杯,無聲無息。此乃離間計也。”言下之意,有人假行刺,暗行離間。且行刺失敗,亦早有預謀。隻需將刺客當場活捉,再經嚴刑拷打,必吐露實情。之所以令康茂德深信不疑,甚至連刺客亦言之鑿鑿。必是魯琪拉親信,喬裝假冒。且“鐵證如山”。

“長姐明見。”魯琪拉言道:“能假我之名,又說動元老院議員,參與謀刺。此人身份,必然顯貴。”

“何人?”

“克麗絲庇娜。”魯琪拉歎道:“康茂德的妻子。”

略作思量,公孫長姐亦醒悟:“父死子繼。知己懷有身孕,又知你與羅馬皇帝之約定。故欲除之而後快。”

“能盜我信物,暗中串通元老院議員,必是此人。”魯琪拉言道:“枉我對她,頗多善待,引為知己。”

母親被流放,其子女的命運可想而知。離間計成,為親生子繼任帝位,掃清障礙。

姐弟反目成仇。

“最大得利者”,許正是克麗絲庇娜。亦或是另有其人,亦未可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