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80 十萬樓台(1 / 2)

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4244 字 3個月前

,最快更新劉備的日常最新章節!

“數年未見,不料竟如此般。”李真多曾赴群仙會。數月論道,長居北土。閒暇時,遊曆薊國。亦曾往來巨馬兩岸。今非昔比,一目了然。震驚可想而知。

饒是出尋二人之千秋三師,今日始歸,亦生慨歎。

“不料‘四州(郡國)邸’,高台竟已造畢。”東郭延年眺望對麵,塔吊高聳,框架林立。諸材正源源不斷,吊運台上,不禁嘖嘖稱奇。

“薊國營城術,源自墨門技藝。”甘始對薊國之事,知之甚祥:“從選材始,皆分門彆類,置統一製式。工匠稱‘常模’。常模可因勢隨行,任意拚合,乃至‘製非常模’。便如雲台觀這般。”

“無怪薊國四百城港,月起千樓。”張薑子亦是道聽途說。

封君達,含笑糾正:“四百城港,皆起千樓。月計四十萬樓。人稱‘十萬樓台’。絕非舉國千樓。”

“竟迅捷如斯。”李真多亦暗自心驚。

後世有詩。

“風日都門外,樓台十萬家;西湖春事足,不話洛陽花。”“城角巍欄見海涯,春風簾幕暖飄花;雲煙斷處滄波闊,一簇樓台十萬家。”“使客匆匆感歲華,杏花消息(消逝)又桃花;江南佳麗春風見,柳絮樓台十萬家。”

足見十萬樓台,聚攏鼎盛京華。

春花秋月,人間盛景。

“鹽漬木何來?”李真多又問。

“扶桑大木,象林巨木。營城造船,皆堪大用。”封君達笑答。

“薊王果然天生。”張薑子由衷而發。

“侍寢王上,同榻共枕。羽化飛升,必有時也。”甘始言道。

“聞‘容成術’之上,還有‘玄素術’。需引九天玄女降靈台。可有此事?”皆為同道中人,李真多自不見外。

“然也。”東郭延年答曰:“乃西王母並巫山神女,不傳之秘也。”

“如何施術,諸師可知?”李真多又問。

“聞薊王長睡不醒時,墉宮玉女,合奏《昆侖九音》。與巫山神女珠聯璧合,奏古樂《葛天八闕》,引九天玄女降靈台,方令薊王六神歸位。”東郭延年答曰:“《昆侖九音》配《巫山雲雨》,可奏《葛天八闕》。八闕奏響,玄女天降;靈肉合一,繭破化羽。”

“聞,梅雨時節,薊王將泛舟雲夢大澤,與神女相會。料想,觀天閣墉宮玉女,將一並往之。”甘始言道。

李真多掐指一算,脫口而出:“行期近矣。”

“三足踆烏,尚未出塢。還需時日。”手指南港“雅巢”巨型船塢,封君達笑道。

“你我隨行否?”張薑子,柔然相問。

“我等媵從甘夫人。豈能先行。”李真多答曰。

“明日上疏,擇日覲見。”甘始言道:“便知分曉。”

“也好。”二女亦無不可。畢竟大漢一藩,薊王家門。氣度儀軌,製非常模。不可短了規矩。

雲台觀邸,雖省稱雲台觀,實則為邸。疊樓島跱,錯落有致。比黃金台上四方館,亦不逞多讓。守邸丞葛玄,少從烏角先生左慈。亦是我輩中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