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83 以綏四方(1 / 2)

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3706 字 3個月前

,最快更新劉備的日常最新章節!

大江大河,皆為天塹。

少時夜課。恩師言,大漢十三州,西高東低。邊緣凸而中間平。大河分南北,高山阻巴蜀。不料一語成讖。天下三分,各據險阻。先有董侯東遷甄都,再有史侯逆入漢中。今合肥侯被逐江東,東吳立國。

隔江對峙,遂成日常。

水軍之利,越發凸顯。

三家合縱連橫,暗中積蓄力量。一時,四海無戰事,天下無閒人。關東大地,《抑兼並令》如火如荼。兗州牧曹操、豫州牧丁原,揚州牧劉繇,大刀闊斧,革除弊政。境內塢堡破壁,重建閭裡鄉亭。良田失而複得,自耕農漸複元氣。

料想。不出載,當可飽食。

唯有荊州牧劉表,倚仗州中豪強大姓,行事溫和。並未強抑兼並。所幸境內陂澤星羅棋布,皆可圩成良田。更加黃巾亂時,南下百姓眾多。劉表效仿薊國,築路通渠,造堤圩田。荊州七郡,沃土千裡。遷州治襄陽。扼漢水兩岸。據鄧、樊二城。疏通水道,修繕夏路。舉州大治。

叔侄三帝,董侯最強。合肥侯並史侯皆弱。

唯一變數,便是薊王。大漢一藩,兼督四州,並掌天下雄兵。凡屬國、歸義國,皆尊薊王號令。四方都護,為四輔將軍兼任。入今漢重用長史。四方都護府,皆由將兵長史坐鎮。效仿西域都護府,置戊己校尉、穿渠校尉、宜禾都尉、農都尉、關都尉等。如有功勳,酌情升遷。

如西域都護府,長史杜畿、它乾令韋端等,皆擢升官秩,兼領宮職,秩雙真二千石。

程普、徐榮,戊己二校尉,擢升為左右綏邊將軍,兼領宮職,亦秩真二千石。統帥五萬西域聯軍。餘下段煨、張猛,皆升為中郎將,秩二千石。軍司馬臧霸為綏邊護軍,同秩二千石,統帥中壘,拱衛它乾城。

未雨綢繆。薊王擴綏邊將軍,為“四綏將軍”:綏東、綏南、綏西、綏北。

《詩·大雅·民勞》:“惠此中國,以綏四方。”綏(sui),乃安撫、平定之意。四綏,位同四平。位在四輔將軍下。隸屬於四方都護府。正如州牧治政安民,幕府統帥兵馬。治政、統兵,二權分立。將兵長史,遂改稱:都護(府)長史。不再將兵。

參考西域都護府,製霸綠洲,無畏生長。都護百城,六百萬眾。它乾一城,足納百萬。穿渠引水,革膜暖棚。再加石炭大興。采暖保溫,水洗水淋,漸於薊國比同。五十五國,五十六王都,皆以薊國營城術重造。內外煥然一新,不可同日而語。

奴隸貿易,由盛轉衰。隻因沿線小國皆滅,無人可捕。大國攻伐,損兵折將,得不償失。故各方皆約束兵馬,彼此克製,不輕啟戰端。不料貿易往來,反而更盛。

數百萬綠洲自由民,皆來自域外。風俗各異,喜好不同。彙聚綠洲熔爐。更加漢風淬煉,向化使然。作用於生產生活,方方麵麵。機關術更助絲路流金。試想,汲水罐車、營房駝車、列肆篷車、板楯列車等,各式機關車,彙聚成龐大車隊。便有大漠馬賊,乘夜偷襲。又能如何。

西域大使館,曆經擴建,人滿為患。

共同利益之大,斷難割舍。

西域都護府,功不可沒。待漠北、嶺南、東瀛,三大都護府,相繼建立。薊王遂抽掉西域都護府大量屬吏,奔赴漠北、嶺南、東瀛。充填吏治。

國中備吏,亦紛紛北上、東渡、南下。薊吏乃國之名產。便在不知不覺間,四大都護府,正根深葉茂,無畏生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