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87 長樂未央(1 / 2)

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3602 字 3個月前

,最快更新劉備的日常最新章節!

薊國,長安縣,行宮。

長安縣,乃仿前漢長安城督造。內置長樂、未央、明光、桂宮等宮。規模雖不可與前漢帝都,相提並論。然經累次增修擴建,早已今非昔比。如薊國雄城,橫豎七裡,內外三郭,橫跨北易水。七七四十九衢。大衍缺一。

效仿長安。“市有九,各方二百六十六步。六市在道西,三市在道東。凡四裡為一市。致九州之人在突門。夾橫橋大道,市樓皆重屋”。另有西域五十五國邸,長安門學等,奇觀建築。有民三萬戶,二十餘萬眾。乃薊西商都,與樓桑並著於世。

西域來客彙聚於此,絲路遊商稱之為“薊長安”,俗名“(北)鬥城”。

並縣為國時,薊王有言在先。編戶過萬,口過十萬,可升為令;戶破二萬,口破二十萬,可食雙俸。

稍後又約定,戶破三萬,口破三十萬,三食君俸,秩升一等。

薊國《圩田製》,分戶不析產。戶均已降至不足八(75)口。不似先前,戶戶十餘口。然除編戶,還多客庸。客籍亦錄入人口。如此算來。薊長安總人口,已破三十萬。年前,歲末大賞,長安甄逸令,如願擢升為比二千石俸,加“光祿大夫”,銀印青綬。

光祿大夫,“職掌言議,毗亮論道,獻可替不(否),讚揚德化”。

前漢時,在“大夫”中,地位最為尊顯,晚期多為貴戚重臣加官。無員限。今漢漸成閒散之職,雖仍掌顧問應對,但多用以拜假賵贈之使,及監護諸國嗣喪事等。

換言之,薊國光祿大夫,亦是加官,並無實權。甄逸,仍主長安治政。然薊王專開朝議時,可入比二千石列。循例,加光祿大夫銜,乃九卿之後補。於薊國而言,為郡守備選。今東境又開數郡,郡守人選,皆出千石城令,受封光祿大夫者,優先。

或有人言,光祿大夫乃九卿之光祿勳屬官。薊國未置九卿,如何加光祿大夫。正如今漢省都護,置將兵長史,統領西域。且省主官,亦符“家國同構,列候次減”之舊例。

加官,非隻有郡縣長史。不足二百石之佐使少吏,克己奉公,勞苦有功,可加“諫議大夫”,秩六百石。“掌規諫諷諭。凡朝政闕失,大臣至百官任非其人,三省至百司事有違失,皆得諫正”。另有“太中大夫”,秩比千石。“中散大夫”,秩六百石,多養老疾,無職事,唯詔令所使。

諫議大夫、太中大夫、光祿大夫,分隸二國相,非少府屬官。中散大夫,終官養老,則隸門下署。

至此,薊國“加官製”,趨向完滿。

另外。光祿大夫,可“舉質樸、敦厚、遜讓、有行”,“此四科人以擢用之”。凡“光祿四行”,薊王又令二國相,“每歲依科考校,定其第高下,用知其人賢否也”。

科舉製未能建立前,察舉製必不可少。由各城長令,舉薦人才,亦是《漢律》所定。無可指摘。

橫豎一裡之宮城,便是長安行宮所在。

長樂宮,鴻台。

張薑子、李真多,正苦習漢宮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