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143 大展宏圖(1 / 2)

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4484 字 3個月前

,最快更新劉備的日常最新章節!

將“必有蓋世英雄出”,默記於心。陳琳頓覺不枉此行。

作為門下署報館左丞,陳琳六百石俸,不高不低。卻受各方禮遇。正因為國秉筆,為王喉舌。尤其《為王檄京師》一文,技驚四座。觀者無不生同仇敵愾,群情振奮之感。

陳琳一展所長,如魚得水。進出高官府邸,行走街巷閭裡,無論置酒高會,還是小酌,常為座上賓。

便是王子館會,亦有一席之地。

誠如蔡少師所言,“為尺牘及工書鳥篆者”,皆為“蟲篆小技”換言之,在士人心中,琴棋書畫,蟲篆小技,隻為陶冶情操,閒以自樂。於治國無用。

如陳琳,辭賦文章,令人稱道。然卻非治國安邦之才。士人,非文人,亦非武人。單憑錦繡文章,便可登大雅之堂。更竊據廟堂高位。兩漢四百年,聞所未聞。

先帝立洪都門學之意。與賣官鬻爵,一脈相承。皆為打破名門豪右,壟斷朝野。可想而知,一敗塗地。

身臨其境,相處日久。劉備方知,先帝用心良苦。

先帝必然是看到了社稷毒瘤,亡國之禍。奈何積重難返,非一人之力能夠扭轉。

萬幸有我薊王,橫空出世。更有北地千裡白澤,彆無寸土,可供薊王大展宏圖。萬丈高樓平地起。終成今日氣象。

唯一所憾。正如賈文和所言,先帝死早了。

若不早死,薊王三興,當水到渠成。何來叔侄相爭,三分天下。

酒足飯飽,儘興而歸。

與一眾大儒,依依惜彆。陳琳乘駢馬公車,返回王都。

“春風得意馬蹄疾,一日看儘長安花”。秋風送爽,酒散神清。

窗外千裡稻田,斑駁青綠,一望無際。四溢稻香,彌漫千裡,百城如一。除去縱橫水網,還有官道通達。路上車馬行人,往來不絕。總有溝渠,尚未能及。翻山越嶺,車馬自當首選。三分天下,人口為基。近年來,路上已少有流民。便有遷居,亦是投奔故交宗親。

自慧妃歸國。大震關城,便不斷有羌戶,遷入薊國安居。或因功,或置業,或客庸,不一而足。

西域號綠洲熔爐。薊國更包羅萬種。除去西域,還有漠北、東瀛,嶺南,萬國來朝,因親齊聚,可想而知。

若非恐驚擾路人。直欲一聲長嘯,直抒胸臆。

“去鸞棲館。”入城前,陳琳言道。不出所料,此時許子遠,必在館中小酌。

薊王宮,一裡之回,七重錯落。

趁秋日暖陽,宮女拆寢墊、晾被褥、曬衣裝。謹防席蟲、衣蛾滋生。尤其寢墊,製造之初,便穿孔透氣,香囊內藏。內中香料,安神助眠,防床虱暗生。取薰香暖爐,置於床榻之下。適時烘烤,蒸去濕氣,亦是日常必需。

薊王宮窗明幾淨。三層夾膠清鋼琉璃壁,透光保暖,實在大愛。梁柱皆用鹽漬木,門窗多出香樟木,自能杜絕蚊蟲。時人居家生活,安身立命。深諳相生相克之道。種種便利,非活下當下,不可儘知也。

九九重陽在即。

宮城內外,裝點一新。先前,甄都賜薊王朱戶、納陛。宮城四麵八門,已髹漆畢。納陛,將作寺良匠,彆出心裁,以昆岡美玉,並盤龍琉璃壁鋪就。華美尤勝先前。

琉璃窗、琉璃壁、琉璃頂、琉璃瓦、琉璃燈、琉璃盞……林林總總,不一而足。琉璃正大行其道。

南宮披香殿。

公孫王後設宴,款待姻親女眷。

秦後亦盛裝出席。

自秦漢和親,羅馬皇後魯琪拉,今非昔比。先前孤家寡人,勢單力薄。唯借綠洲兄弟會之力,以求早日,君臨羅馬,重奪大位。如今嫁入薊王家。又誕下麟兒。人生際遇,雲泥之彆。戾氣全無,恨意散空。由內而外,煥然新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