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144 判若兩人(2 / 2)

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4212 字 6個月前

伯姬兩次答曰:“禮法所規,傅母不在,婦人不得單獨夜出。火勢雖凶猛,但禮法道義豈能違背?”

宮女見勸諫無效,紛紛四散逃命。待傅母趕到,伯姬已葬身火海。

所謂婦道,如此行事,斷不可取。

隻因深知甘後先前為人。故何妃以“宋伯姬之死”,勸諫甘後,恪守貞潔。切莫為一己之私,做出有辱薊王家門之事。

“何妃多慮。”今夜侍寢,床笫之間,聞麵見詳情,薊王遂笑道:“自西園大火,何後已葬身火海,正如‘伯姬之死’。今之甘後,煥然新生。與先前何後,判若兩人也。”

何妃美眸迷離,氣吐如蘭。自顧尚且艱難,如何還能慮及姐妹。

“一曲清歌豔彩鸞,金爐香擁氣如蘭;西山高與南山接,剩有當時卻(不)老丹。”

不老紅丹,爐中深藏。非極深研幾,不可親嘗也。

一夜無話。

“九月九日,佩茱萸,食蓬餌,飲菊花酒,雲令人長壽。”

入鄉隨俗。四海姻親,皆著漢服,佩茱萸香囊。食蓬餌(重陽花糕),飲菊花酒,以求長壽。

蓬,《爾雅·釋草》見“黍蓬”,又指黍米。“餌”謂之“糕”,始於漢。重陽糕,南朝時已有記載。製法因地而異,主要有烙、蒸兩種,多層夾餡,上插彩旗,並印雙羊,取“重陽”之意,多以米粉、豆粉等為原料發酵,點綴以棗、栗、杏仁等果饢、加糖蒸製而成。

比起後世,巴掌見方,小小一塊,重陽花糕。薊人所製,皆以滿鍋為徑,蒸製大餌。或以木板,圍城一丈見方之蒸箱,再將米粉、豆粉,綴以棗、栗、紅豆、杏仁、四季果脯等,層層鋪陳。而後取上好薪炭,一夜蒸熟。呈九層樓閣狀。

重陽節當日,糕香氣漫溢,滿城得聞。直令人垂涎欲滴。各家所蒸大鍋蓬餌。除去舉家公食,亦分與鄰裡。便是往來旅人,聞香而至。主人亦與之分享。借菊花美酒一杯,祝君長壽。

“篝火鳴機夜作忙,依然風雨古重陽;織工一飲登高酒,蒸出棗糕滿店香。”

薊人好客,蔚然成風。

民間尚如此,何況薊王宮?

宮廷蒸糕,居中擺放,如玲瓏寶塔。珠光寶氣,雲霧升騰。二宮太皇、三王太後,端坐簾內。薊王手捧菖蒲美酒,與群臣、嘉賓,共祝賀。

稍後,君臣共飲壽酒,同食蓬餌。稍後,中書令趙娥,請開宮宴。

竇太皇,言:可。

便有宮女,手捧呈盤,彩衣蹁躚,行走大殿。美人如玉,秀色可餐。

珍饈美饌,紛至遝來。

鐘鳴鼎食,歌舞升平。

南港北岸官渡。

遙看大衍之城,萬家燈火。遠聞十萬樓台,笑語歡聲。

張飛揮鞭笑道:“甯姐姐,王都至矣。”

於王宮車駕內,張甯掀簾遠觀。情深無言,感慨萬千。

上一頁 書頁/目錄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