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159 眾星拱辰(1 / 2)

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3936 字 3個月前

“主公明見。”儒宗笑讚。薊王天生,豈能取北辰令。此等俗名。

“司,主也。司辰,乃取眾星拱辰之意。”龐德公亦意會:“正如九州方士、方技,齊聚於國。”

“然也。”儒宗答曰:“神仙術並方技,兼而有之。可納天下仙門,為我所用。又獨取方技,相沿成習,傳於後輩。王學門徒,亦得大用。”

於薊王而言,司辰,亦有占星之意。正如觀天閣女仙,北渚司寒館。

“敢問主公,當立司辰於何處?”儒宗又問。

“雲台觀邸。”薊王已有定計。

“雲台觀上,四海仙館。可擇一為署寺。”儒宗言道。

“可居中建一新館,取名岱輿。”薊王笑道。

“喏。”儒宗心領神會。岱輿乃東海五仙山之首。以此為名,自有深意。

薊王新婚燕爾,不便打擾。儒宗遂引龐德公,下船自去。稍後,自有詔命傳達。如此,凡登雲台觀,獻本派經書。龐德公便可命屬吏,去蕪存菁,逐條書錄,轉遞方技館。逐一驗證。方技,便是後世科技之雛形。秦漢以來,方術長足進步。更加今漢大興讖緯之術。將諸多神鬼怪談剝離,取其獨門方技而用之。大利於國。

論識人辨物,龐德公當不在水鏡先生之下。且術業有專攻。司馬徽善辨名士。龐德公好交異士。如前所言,巫醫同宗,善醫者,必曉巫。

薊王詔命傳入國都,逢月中大朝。王太後監國。拜荊州高士龐尚長為萬石國老,兼薊王宮門大夫,領司辰令。並於南宮雲台觀邸,督造岱輿館,為其官署。

不出三日,將作寺已快舟呈來設計圖板。將台上蓬萊、方丈、瀛州、壺梁四館,以十字飛閣,橋架中央,而後仿樓桑橋樓,淩空督造岱輿館。換言之,岱輿館既飛架於四館之上,又與四館緊密相連。

五館高低錯落,重樓疊閣。台下仰望,岱輿館,霧氣氤氳,宛如懸浮半空。縹緲似仙居。

甚好。

薊王遂命將作寺,再詳加琢磨,務必儘善儘美。“龐公仙居”,遂成典故。言指,薊王禮賢下士,求才若渴。

龐德公,年長司馬徽十餘歲。德高望重,莫過於此。話說,“文必秦漢,詩必盛唐”。雖有盛名,卻鮮有經文傳世。究其原因,隻因滿腹經綸,畢生所學,皆傳於二人:臥龍、鳳雛。

正是龐德公評諸葛亮為“臥龍”,龐統為“鳳雛”,司馬徽為“水鏡”。

“諸葛孔明,每至公家,獨拜床下,德公,殊不令止。”能令諸葛丞相,執以弟子禮。再思丞相治國領兵,前後出師表。更有五丈原,傳《兵法二十四篇》,並“造用連弩”之法等,畢生所學傳於薑維。續命季漢國祚三十載。

另有龐統,龐德公從子,家學淵源。“少時樸鈍,未有識者。潁川司馬徽清雅有知人鑒,統弱冠往見徽,徽采桑於樹上,坐統在樹下,共語自晝至夜。徽甚異之,稱統當南州士之冠冕,由是漸顯。”

窺一斑,而知全豹。

俗語謂“盛名之下無虛士”。二弟子皆神秀如此。可想而知,龐德公之大才。

國老乃薊國加官,將中二千石司辰令,增秩至萬石。如華國老,亦領門大夫。門大夫位在庶子下。宮秩低於官秩,則無需增秩。薊王本意,實乃少保。與恩師一同,傳授封兒安身立命,保家護國之術。

畢竟初封,不宜過高。否則後立功勳,無可封賞。這才比同華國老,領門大夫。

聞龐德公出仕。靈輝殿內百官,驚呼失聲。盛況可比儒宗出仕。簾內王太後,公孫王後並秦後,亦得心安。本以為,初授中二千石足以。不料薊王竟拜為萬石國老。恐惹群臣非議。故心生不安。不料百官歡慶,無有不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