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177 人神不擾(1 / 2)

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4557 字 3個月前

,最快更新劉備的日常最新章節!

“回稟太皇。臣,確有一事。”劉備恭敬作答:“蒙太皇垂愛,封(公孫)王妃為後。今臣後宮,貴人與妃並立。品秩不分高下,行事多有不便。”

簾後太皇,四目相對。改為竇太皇柔聲發問:“王上,意欲何為。”

“回稟太後。臣,請改‘貴人’封號,為‘貴妃’。”劉備實言相告。

“原來如此。”二宮太皇心領神會。竇太皇忽問:“王上,一代明主。料想,此舉必有緣由。”

“太皇明見。”薊王遂將另立雍州,新開賜支都護府二事,娓娓道來。

“王上鑿穿羌身毒道,又立賜支都護。莫非欲南下身毒。”竇太皇素稱聰慧。

“正是。”薊王答曰:“身毒列國與扶南,地勢相當。皆在日之南。為高山所屏,寒氣不侵。故四時無冬,一季三登。廣袤萬裡,天府之國。且諸國亂戰不休,可比春秋列國。若南北水陸並進,再與大月氏貴霜,東西夾擊。四麵合圍,身毒佛國儘滅。”

“王上欲滅佛國。”董太皇心領神會。

“正是。”薊王答曰:“‘子不語怪力亂神’。假神佛之名,行奴役之實。與國與民,弊大於利。”

“聞神佛引人向善,王上何言其弊?”竇太皇當有此問。

“若論此功效,諸子百家,無所不有。何必求佛。”

“王上既能容王學,神滅無鬼。如何不能容,西佛東來。”董太皇又問。

“回稟太皇,臣無滅佛之心。”薊王如實作答。

“佛國。”竇太皇終是醒悟。

“太皇明見。”薊王坦誠相告:“‘國之大事,在祀與戎’。以教立國,假神佛之名,重開天地相通。乃至‘神鬼’橫行於世,與民人無益。”

“‘帝命羲和,世掌天地四時之官,使人神不擾,各得其序,是謂‘絕地天通’。”薊王心中所思,竇太皇已全然領會。

“正是‘人神不擾,各得其序’。”薊王再拜。

“故王上欲再和親貴霜。”董太皇,亦稱聰慧。

“未雨綢繆,有備無患。”薊王答曰。

“貴霜乃域外大國。若不為後,當為貴妃。”竇太皇眸生異彩:“大漢四百年,和親之策,飽受詬病。幸有王上,為陳丞相正名。”

《禮記·儒行》:“今眾人之命儒也妄,常以儒相詬病。”鄭玄注曰:“詬病,猶恥辱也。”

薊王暖意心生:“臣,既出漢室。豈能坐視,社稷不繼,國祚不續。”

“王上天生,三興有望。”董太皇慨歎。

稍後,太皇下詔。改號薊王宮貴人為貴妃。金章紫綬,而次於後。

如此,宋貴人、士貴人、馬貴人、安貴人,改尊貴妃。薊王又擢升七妃、蓮妃、麗(珠)妃、慧妃、卓妃,為貴妃。食中二千石家俸;家中父兄,授民爵十七等之“駟車庶長”,歲俸八百五十石,授田八十八頃,授地八十八宅。

駟車庶長,意即乘駟馬之車而為眾長。

太皇製詔,金口玉令。且詔命薊王,叔侄三人,豈敢有異。如前所言,大漢家國同構。二宮太皇並(輔漢)大將軍劉備,手握廢立大權。叔侄三人,少有不遜。皆可廢之。

故三分天下,卻有四國。

薊國凸立在三國之外。不顯山不露水。利益均沾,好處儘占。

話說,薊王並非享樂之主。何以製詔,專為後宮。

正當天下皆不解其意之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