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219 西林少年(1 / 2)

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3564 字 3個月前

,最快更新劉備的日常最新章節!

薊國橫豎一裡稱衢。大溪地首開,南北二溪衢。乃將樓桑與西林接壤的林間空地,先行開發。時樓桑令樂隱,見縫插針。沿西林邊界排建高樓、院落。安置分到樓桑的千戶北地羌人。

又以清溪為界,辟成北溪、南溪,二街衢。每衢五百戶。前院良田,戶戶五十畝,下樓便可耕種。周圍皆東羌族人,平日鄰裡守望,互相幫襯。皆得安居。

宅後林中野地,如今亦蓋滿連綿樓宇。橫三豎五,縱橫街衢,合稱大溪地。薊王舅父、儒宗門徒,先後遷入。繁華鼎盛,今非昔比。

更有西林港,背靠大溪地,將西林與樓桑連成一體。西林、樓桑二地,城港相加,常住人口破百萬。其中薊人七十萬。客庸三十萬。謂客庸者,多與薊人沾親帶故。假以時日,買田遷戶,入學落籍,因功入籍,皆可為薊人。尤其北疆部族,嫁入薊國者,十之八九。

三郡烏桓,十四部鮮卑,南北高車,南匈奴,高句麗,遠至沃沮、挹婁、扶餘。牧民之家,多與薊人結親。得姻親擔保,便無需五戶聯保。可入薊國客庸,往來四百城港,百無禁忌。便是應募為兵,亦無不可。

如前所言。凡客庸,皆錄入《客籍簿》。滿五載,得雇主舉薦,五家連保,便可落籍。若無五家親眷,亦無五家雇主,則由市樓據客庸口碑,代為作保。落籍後,享有薊國《圩田製》並《二十等爵》,及《薊法》所定立之諸多便利。

《籍簿》製。乃秦漢以來,郡、國統計之重要手段。官民兩用,遍及日常所需,方方麵麵。

如編戶齊民之“戶籍”,官吏之“門籍”,兵卒之“名籍”。及“兵車器簿”、“衣物簿”、“食簿”,傳馬並驛馬之“馬籍”、“牛籍”等,林林總總,不一而足。

窺一斑而知全豹。兩漢郡國統計製度之完善,遠超時人想象。八月案比,乃集兩漢吏治之大成。論治國,大漢首屈一指,天下無出其右。後人常言法製。時人皆言吏治。

母親言,大道至簡。

劉備竊以為,大道者,出路也。便是客庸晉升,薊國亦有萬全之策。足見治下吏民,皆有出路。將所有國民晉升之路聚合,便是大道通途。

謂孤掌難鳴,獨木難支。於是薊王以舉國之力,新興爵民階級,取而代之。時至今日。薊國爵民,早已取代豪門大姓,為國之基石。

馬超家,今為南溪衢,安和裡。

與之對應。為北溪衢,安平裡。

翌日清晨。馬超將將起身。院門已被人擂響。

自樓上俯瞰。為首之人,正是好友張飛。

張飛今為輔北將軍。統帥漠北都護府。年紀輕輕,已領中二千石俸,位同九卿。今日便服出訪,超母當麵,執晚輩禮。非至交好友,不可為也。

超母寒暄幾句,便借故起身,避入後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