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231 司馬爭先(1 / 2)

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4392 字 3個月前

,最快更新劉備的日常最新章節!

次戰。

輔南偏將軍假司馬秦狼,對陣護軍彆部右司馬孟獲。

孟獲領三千西南犀甲勇士,入選白毦。

須知,與薊王和親,雖隻十夷王。然三南多過百夷。麾下犀甲勇士,多至十萬眾。於十萬眾中,擇選三千。精銳幾何,可想而知。

白毦精卒,一色墨龍鱗,塗搪瓷鬼麵。腰挎雁翎百煉,肩背鳳羽千錘。長短二刃,化繁為簡。怒鋒劈下,人馬俱碎。為何無盾。隻因審批甲胄,刀劍無傷,堅若龍鱗。

眼前這支無當飛軍,身披吞光秘環鎧,盔纏斑斕虎豹皮。

然隨身兵器又與先前,諸多不同。肩背斑斕虎紋盾,手捉百煉羽紋(吳)鉤。

“吳鉤,刀名也,刃彎。今南蠻用之,謂之葛黨刀。”彎刀曲刃,故名“鉤”。《漢書·韓延壽傳》:“作刀劍鉤鐔。”注曰:“鉤亦兵器也,似劍而曲,所以鉤殺人也。”

胸前未置革帶、飛鏢。卻不知為何。

雙方演武場中,擺開陣勢。

因對陣白毦,無弓弩手。故無當飛軍,捉雙鉤,不取身後盾。

先前一戰,白毦並飛軍,強弱儘顯。二次對決,已無秘密可言。

白毦重裝武卒,乃輔漢大營中流砥柱。驚濤駭浪,不動如山。

飛軍戰技百出。以長擊短,持強淩弱。堪稱無當。

三通鼓罷,鳴鏑射空。

白毦精卒,長刀如林,次第向前。

無當飛軍,揮舞雙鉤,怪叫連連。

相距一刀之地。白毦跨步揚刀,作勢欲劈。卻見對麵飛軍,猛鼓雙腮。

“噗——”

烏光一閃,正中眼眶。

一時酸澀難忍,淚流不止。

“淚目既負。”邊裁舉旗,以示離場。

“口中何物?”看台觀眾,議論紛紛。

便有人忽醒悟:“定是吹矢!”

吹矢,又稱吹針,吹箭。形似豎笛。內藏毒針,鼓氣擊發。多為竹筒,長者數尺,短者數寸,可含入口中。聞吹矢好手,能僅憑一口氣乃,將短矢吹出五十丈外,擊中蠅頭。

同袍演武,自不可用毒針害命。改為泡水黃豆。軟而無力。亦不會損傷眼球。

白毦唯一弱點,便是半麵罩。

前後兩場,皆被無當飛軍利用。謂百密一疏。後果可想而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