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284 舍近謀遠(1 / 2)

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4134 字 3個月前

.,最快更新最新章節!

時下蔥嶺內外,有二女國。

蔥嶺以西,為西女國。蔥嶺以東,為東女國。東女國便是西王母國。至於西女國,則在拂菻國西南海島。拂菻國,便是稍後東羅馬帝國(拜占庭帝國)。

亦稱大秦或海西國。

據市舶寺上呈,海商所獻海圖所知。西女國所在拂菻國西南海島,便是愛琴海中希俄斯島(x?o?)。為何東西方史料,關於亞馬遜的傳說,屢見不鮮,然卻皆撲朔迷離,難以捉摸,無有定論。隻因時代久遠,缺少亞馬遜存在的確鑿遺跡。究其原因,除去世代相傳的古老習俗,艱難的遷徙之旅。其柴薪而焚,揚灰於野的葬製,亦是主因。

甚至無需棺槨。一艘獨木舟,亦或是一輛大篷車,堆滿薪柴,陳列生前所用,或族人悼念之物,舉火焚儘。葬於曠野。屍骨無存,遺物皆無,何來遺跡。

就薊王所知。自一支亞馬遜,決定東遷始。亞馬遜族,便已分裂。輾轉占據希俄斯島的西女國,便是留守亞馬遜一族。與東遷亞馬遜,演化出獅群部落迥異。留守亞馬遜,仍恪守上古遺風:國中皆女人,略無男子,多諸珍寶貨(乳香膠),附拂菻國,拂菻王歲遣丈夫相配,其俗產男皆不養。

西女國之所以能夠與東羅馬帝國,長期共存。其附屬關係、血脈紐帶等,皆是主因。生下男孩,皆送回拂菻國。待長大,又如何會殘害母族。正如東胡各部,怒殺父兄,卻不害母親。上古習俗,多有共通之處。

不難推測。必是經曆滅族之災,不得已才遷徙躲避。一支不願遠離故土,一支卻不惜遠涉萬裡辟禍。於是在亞速海岸,亞馬遜一族,最終分裂。

一支南下,入愛琴海。一支東遷,終抵大漢。

物競天擇,適者生存。東遷亞馬遜,在最大程度,保留自身文明的基礎上,亦做相應改變。群獅之牙,既是詛咒,又是新生。誕生了類獅群關係的新文明。並在薊王的建議下,創立三柱神,信仰體係。尤其在遙遠的綠洲,信眾如雲。信奉三柱神的公社,如雨後春筍,於都護百城,紛紛建立。甚至誤打誤撞,阻止了佛教的傳播。並反向輸出。西域五十五國,原本已深受佛教熏染的國度,轉而信奉三柱神的民眾,日益增多。

究其原因,時下大漢,才是文明的高地。不僅輸出大宗商品,亦輸出領先時代千年的文化,乃至文明。

西域號稱綠洲熔爐。

東西交彙之地,正日新月異。

一夜值守,女戰士仍神采奕奕。天光微亮,待雲霞衛,前來換崗。希雷婭女王遂攜眾禦姬,入合歡殿,卸甲收兵,襌衣蔽體,入池伴浴。

右禦衛長參狼羌梁姿,左禦衛長白馬羌白微。各領一伍七尺雲霞衛,披堅執銳,列隊暖軒。梁姿、白微,今為常寧美人。雖未得幸,當不遠矣。

恭送函園貴妃,協眾入宮。常寧二美人,眸中歆羨橫生。

“聞夫君南征身毒,函園美人伴駕隨行。”梁姿輕聲言道:“雲霞二衛,又當如何。”雖未有男女之歡。然既受封美人,自當改口尊夫。

“尚未可知也。”白微亦忐忑不安。

“王宮豈無人守衛。”梁姿眸中一黯:“料想,留守又是我等。”

“既封美人,夫君豈無寵。”白微言道。

“夫君立江表十港,並南海荒洲。皆為分封諸子。三百函園姬,皆有子嗣。若再幸我等,千裡封國,亦不足分。待並身毒列國,當幸之。”梁姿所言,亦是王太後所想。

四下無人,白微遂私語相告:“宮中傳聞,海西有女國,生子皆從母姓。與函園姬,乃出同種。夫君南下,若兼並之,又當如何?”

“竟有此事。”梁姿亦是一驚。

“雲霞不弱函園,夫君何必舍近求遠?”白微出口成章:“‘舍近謀遠;勞而無功;舍遠謀近;逸而有終’。”

“夫君天生,心中所慮,豈是你我能知。”梁姿頗多感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