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29 漢室明王(2 / 2)

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4438 字 3個月前

袁術心領神會。

《禮記·禮器》:“三辭三讓而至。”

不出半月,陳國主簿梁習再來。薊國隆禮如舊。恰月末大朝會,百官席列,眾目睽睽。

梁習三呈國書。薊王過目,婉拒依舊:“陳王之意,孤已儘知。主簿且回。”

梁習拜退。

陳王三次出使,皆受薊王禮遇。且隆典重禮,尤勝先前。此時,天下皆知,必是三勸三讓,即位古禮。

更加早有風傳。傳國玉璽,為陳王所得。再加勸進古禮,國璽下落,十有八九,落入陳王囊中。陳王本虛情假意,不料弄假成真。

謂事不過三。

若薊王果有稱帝野心。四次勸進,而效高祖:“漢王三讓,不得已,曰:‘諸君必以為便,便國家。’申午,乃即皇帝之位汜水之陽。”

薊王不得已。勉為其難。即皇帝位於巨馬水之陽。陳王悔不及矣。

然“矢在弦上,不可不發”。群雄束手,吏民屏氣。天下皆拭目以待。

陳王寵,唯有硬著頭皮,四遣國使。

臨行前,主簿梁習,伏地進言:“漢室傾頹,奸臣竊命。群雄並起,主上蒙塵。王上,乃出漢室宗親,豈可自絕宗廟,殤折社稷。”

話音落定。殿中鴉雀無聲,落針可聞。

陳王寵,有苦自知。唯恐君臣不歡而散,於是忍辱負重:“王莽篡漢,光武中興。讖曰,二百年,必有雄傑出。主簿豈不識天命乎?”

這便將梁習,親手扶起。四目相對,見梁習眼中決然。知其已報必死之心。陳王寵,一時竟難以怪罪。

百感交集,亦不覺淚流。悔不當初。

梁習再拜啟程。

“風蕭蕭兮易水寒,壯士一去兮不複還。”

正如薊王所言。食君之祿,忠君之事。君命故不可違。然忠臣自可,以死明誌。

梁習忠義:“與王思,同寮而已,親非骨肉,義非刎頸,而以身代思,受不測之禍,以之為義,無乃乖先哲之雅旨乎!史遷雲‘死有重於太山,有輕於鴻毛’,故君子不為苟存,不為苟亡。若使思不引分,主不加恕,則所謂自經於溝瀆而莫之知也。習之死義者,豈其然哉。”

日夜兼程,二月初,四抵薊國。

月初大朝,如期而至。

梁習捧書入殿,四呈國書。

薊王過目,久未發聲。

稍後反問:“陳王之意,主簿以為如何?”

梁習以頭觸地:“王上既問,下臣不敢不答。秦失其鹿,故天下共逐之。時天下大亂,民不聊生。高皇以布衣提三尺劍,征亂伐暴。廓清寰宇。後王莽篡漢,光武興於匹庶,蕩滌天下,誅鋤暴亂,興繼祖宗。今雖有,黃巾逆亂,董卓禍國。漢室不幸,皇綱失統。然忠臣無絕,社稷猶在。何言,自立!”

一席肺腑之言,振聾發聵。

果然,人心思漢。